“江西琴派”阅读答案解析
“江西琴派”阅读答案解析
在宋代艺术领域内,有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古琴流派——“江西琴派”。
江西琴艺历史悠久。在江西贵溪仙水岩悬棺墓葬中,人们就发现了两件战国时期的十三弦古琴。东晋时期,江西籍诗人陶渊明弹无弦琴的故事,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化典故。到了宋代,江西弹琴者众多,形成了与京师、两浙三足鼎立的江西琴派。宋代政和年间成玉涧在其《琴论》中说:“京师、两浙、江西能琴者极多,然指法各有不同。京师过于刚劲,江西失于轻浮,惟两浙质而不野,文而不史。”可见,在北宋政和以前,就已经形成的了具有不同演奏风格的江西、京师、两浙三个古琴流派。江西琴人在整理琴曲谱、创作新琴曲的过程中逐浙形成了“江西谱”。南宋时,江西谱盛极一时,与当时京师派的“阁谱”相抗衡。阁谱是宋代宫廷御用琴谱,风格过于刚劲而呈现程式化的拘谨,而江西谱是与民间音乐融合而成的,风格偏于纤丽,所以成玉涧说“失于轻浮”。当然,说江西谱“失于轻浮”,也未免有些偏颇。京师派的阁谱刚劲风格,是因为其植根于北土苍茫广阔的自然风光中而形成的。而江西谱是将江南的明媚山水输入了古琴心魄,才造就了优美华丽的艺术风格。
据相关记载,江西琴派演奏技法特别丰富,在南宋时成为一个盛极一时的主导潮流的流派。这一流派在南宋灭亡后也随之衰败。当然,衰败并不等于灭亡。上述三大流派中,明清两代尤以两浙派为盛。其实,两浙派在宋代是继京师派和江西派之后兴起的新的古琴流派,两浙派的主要艺人如南宋末年的徐天民等都是在初学江西谱的基础上改学两浙派的。他们创作了大量新的琴谱,奠定了两浙派兴起的基础。江西琴派与两浙琴派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江西派以琴歌为主,琴歌与古琴演奏相互配合,因此,强调琴乐与唱词一字一音的配合;两浙派以纯乐器演奏为主,认为一字当一音为俗调,特别注重古琴的独奏旋律,并借鉴了京师派与江西派的优点,又将儒家的思维方式引入古琴,使琴声承载了儒学的文心,形成了“质而不野,文而不史”的雅化了的两浙琴派,并逐渐代替了相对俚俗的江西琴派。这个代替,也意识着琴乐与歌乐的分离。
宋代江西能琴文人极多,如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等。其中,欧阳修不仅是宋代江西文人琴之名家,也是宋代文人琴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奠定欧阳修在中国琴史上的地位的,不仅是他的善于弹琴,更主要的是他对琴艺理论的阐述。与欧阳修的文论思想的主脉“文以载道”相应,他的琴论思想的主脉是“琴以载道”。欧阳修自小喜琴声,因为高雅的琴声是与古人进行畅达的精神交流的桥梁,能传递千古时空下圣人先哲的言和情。欧阳修称琴为“有#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道器”,这正是对“琴以载道”的琴乐思想的最好诠释。
然而,江西琴派之所以能形成一个群体,固然与欧阳修个人文化地位的崇高和爱琴、擅琴、论琴有关,但主要原因是他创作了名享千古的散文《醉翁亭记》。欧阳修创作的《醉翁亭记》,很快就流传开来。当时有一位太常博士名叫沈遵,非常喜欢这篇散文,于是根据《醉翁亭记》的寓意,创作了《醉翁吟》琴曲,并弹给欧阳修听。欧阳修听了很高兴,为沈遵的《醉翁吟》填写了歌词。《醉翁吟》琴曲成为江西琴派江西谱的代表作。
(选自《文史知识》 有删改)
6、下列关于“江西琴派”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江西琴派”是一个在宋代形成的琴艺流派,与京师、两浙三足鼎立,强调琴乐与唱词一字一音的配合。
B.“江西琴派”对另一古琴流派——两浙派影响很大,两浙派的主要艺人如南宋末年的徐天民等都曾学习过“江西琴派”的琴谱。
C.在三大流派中,“江西琴派”的演奏技法最为丰富,在南宋时盛极一时,南宋灭亡之后渐趋衰败。
D.“江西琴派”中有欧阳修、王安石等著名文人,其中欧阳修对“江西琴派”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最为丰富”错,原文只是说“江西琴派演奏技法特别丰富”。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江西琴派”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期,属于“江西琴派”的陶渊明就以弹无弦琴而为后人称赞。
B.江西、京师、两浙三个古琴流派的演奏风格各不相同。其中,“京师派”风格过于刚劲。
C.南宋时,“江西琴派”的“江西谱”盛极一时,能与当时宋代宫廷御用琴谱“阁谱”相抗衡。
D.“琴以载道”是欧阳修提出的琴乐思想,这一思想与他的文学创作思想“文以载道”相呼应。
答案 A
解析 “江西琴派”形成于宋代,由此可知,陶渊明不可能属于“江西琴派”。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在战国时期,江西境内就有人懂得琴艺,因为在江西曾出土了两件战国时期的十三弦古琴。
B.作为宋代文人琴家中最杰出的代表,欧阳修对琴艺理论的阐述奠定了他在中国琴史上的地位。
C.“阁谱”风格刚劲,“江西谱”优美华丽,它们不同风格的形成与各自所处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有关。
D.欧阳修创作了名享千古的散文《醉翁亭记》,这是“江西琴派”能形成一个群体的主要原因。
答案 B
解析 根据原文“奠定欧阳修在中国琴史上的地位的,不仅是他的善于弹琴,更主要的是他对琴艺理论的阐
述”可知,B项的推断是片面的。
阅读:
- 《给大海施肥》阅读答案
- 《混合能源网》阅读答案
- 《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
- 《“慢生活”流行》阅读答案
- 《“关公”文化的现实意义》阅读答案
- 《魅力之谜》阅读答案
- 杨暄《晒客》阅读答案
- 王富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阅读答案
- 沈栖《做人要讲“君子人格”》阅读答案
- 《豸的投影》阅读答案
- 周笃文《诗—中华文化的灵魂》阅读答案
- 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阅读答案
- 《网络暴力》阅读答案
- 周来祥《太极与中华文化》阅读答案
- 《“七夕”中国传统的情人节》阅读答案
- 《文化的三个层次》阅读答案
- 《植物纤维》阅读答案
- 《宋代长江下游圩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阅读答案
- 何怀宏《博客的“看”与“被看”》阅读答案
- 《汉字趣编》阅读答案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 徐则臣《文学新人的“被阅读”》阅读答案
- 《宋代的绘画艺术》阅读答案
- 张世英《人生的四种境界》阅读答案
- 冯骥才《文化可以打造么?》阅读答案
- 王一川《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阅读答案
- 《阿司匹林的神奇》阅读答案
- 《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笙》阅读答案
- 蒋慧明《笑声中的雅俗之辨》阅读答案
- 王朝闻《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一致性》阅读答案
- 《良渚古城》阅读答案
- 《汉唐雄风解》阅读答案
- 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阅读答案
- 朱作言《转基因及其对国民经济的意义》阅读答案
- 寇宗来《专利制度与工业革命》阅读答案
- 《中国文化“和”的精神》阅读答案
- 《穿越小说”:一场由网络写作狂欢引发的时尚阅读热》阅读答案
- 韩冰《长城的“家底”》阅读答案
- 《苏轼的故乡观》阅读答案社科文阅读试题解析理解
- 乔延菊《自然美与艺术美》阅读答案
- 许江《历史性的活化、延伸与推进》阅读答案
- 《略谈城乡关系之变》阅读答案
- 《冷眼看“热闹”》阅读答案
- 《南极冰架崩塌,露出奇妙海底》阅读答案
- 《月饼的起源》阅读答案
- 《汉服,未必可称“国服”》阅读答案
- 《批评家需不断清扫“自己的园地”》阅读答案
- 《红楼梦·前言》阅读答案
- 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阅读答案
- 《昆曲文化的结与解》阅读答案社科文阅读试题
按Ctrl+D键将文章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