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点绛唇·饯春[清]王鹏运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而有礼。当季安之世,为衙内兵马使。季安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弘正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弘正假以风痹请告,灸灼满身,季安谓其无能为。及季安病笃,其子怀谏幼马矣,乃召弘正署其旧职。弘正乐闻前代忠孝立功之事,视事之隙,与宾佐讲论古今言行可否。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宾僚参佐,请之于朝。颇好儒书,尤能史书,《左传》《国史》,知其大略。自弘正归国,幽、恒、郓、蔡有齿寒之惧,屡遣客间说,多方诱阻,而弘正终始不移其操。元和十年,朝廷用兵讨吴元济,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进讨,屡战有功。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十五年十月,镇州王承宗卒,穆宗以弘正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弘正以新与镇人战伐,有父兄之怨,乃以魏兵二千为卫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镇州,时赐镇州三军赏钱一百万贯,不时至,军众喧腾以为言。弘正亲自抚喻,人情稍安。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请,凡四上表不报。明年七月,归卒于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弘正并家属等并遇害。穆宗闻之震悼,册赠太尉,赗赙加等。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兄弟子侄在两都者数十人,竞为崇饰,日费约二十万,魏、镇州之财,皆辇属于道。
(选自《旧唐书·田弘正传》)
4.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
B.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
C.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
D.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
解析:“李师道以弘正……故绝其掎角之援”都是李师道的做法,可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重要动词断句。
答案:B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退休。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from 文言文阅读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
解析:A项,“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
答案:A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弘正忠于职守,深受拥戴。见季安追求奢侈,不理军务,多施杀罚,他时常婉言劝谏,军中将卒十分信赖他。
B.田弘正遵从规制,坚守臣节。在魏州,他拆毁超逾规制的馆宇服玩,不用过于豪华的正厅,请朝廷任命宾僚参佐。
C.田弘正忠于朝廷,不改节操。归顺朝廷后,面临危险的幽、恒、郓、蔡等州长官派人劝诱阻挠,他仍心向朝廷。
D.田弘正御下不严,被害致死。由于朝廷赏钱未按时送到,其随从魏州士兵夜里叛乱,他及其家属等一起遇害。
解析:D项,叛乱的不是“魏州士兵”,而是镇州三军。
答案:D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5分)
(2)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 (5分)
解析:翻译这两句话,重点是“以”,因为;“人情”,人心;“出”,使之出,派……出;“捃摭”,寻找;“表”,给皇帝上奏章;“纪纲之仆”,维护军纪的人;“持”,稳定。
参考答案:(1)田季安因为看到人心归附于田弘正,就派他出任临清镇将,想寻找他的过失来谋害他。
(2)他给皇帝上奏章请求留下魏州士兵作为维护军纪的人,以便稳定众心,他们的粮饷向有关部门请求供给。
参考译文:田弘正,本名田兴。年少时学习儒家经典,精通兵法,擅长骑马射箭,勇敢而守礼度。在田季安任节度使时,他任衙内兵马使。田季安一心追求奢侈,不顾及军务,多次施行杀戮刑罚;田弘正时常婉言劝谏,军中将吏很信赖他。田季安因看到人心归附于田弘正,就派他出任临清镇将,想寻找他的过失来谋害他。田弘正借口患风痹病请求告假,全身上下都被烧灼,田季安认为他再无所作为了。等到田季安病重,他的儿子田怀谏年幼无知,于是召回田弘正官复旧职。田弘正喜欢了解前代忠臣孝子建功立业的事迹,办理公务的空闲时间,就同宾客僚佐谈论古往今来正反面的言行。魏州自田承嗣以来,馆阁殿宇器物珍玩超逾规制的,田弘正全部命人拆除毁掉,因正厅过于豪华而不使用,在采访使厅办事。宾客僚佐下吏,都请朝廷任命。非常爱读儒家书籍,尤其通晓史书,《左传》《国史》,都知道大概。自从田弘正归顺朝廷,幽、恒、郓、蔡有唇亡齿寒的恐惧,多次派遣说客前去离间,多方劝诱阻挠,而田弘正始终不改变节操。元和十年,朝廷派兵讨伐吴元济,田弘正派儿子田布率领三千人马进攻,多次立功。李师道因田弘正效忠朝廷,又在背后构成威胁,因此不敢公然帮助吴元济,就断绝了与吴元济的相互策应,官军得以顺利进攻。元和十五年十月,镇州王承宗死,穆宗任命田弘正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田弘正因新近与镇人交战,有杀父杀兄之仇,就用二千名魏兵作为随从卫兵。十一月二十六日,到达镇州,当时朝廷赏赐镇州三军一百万贯赏钱,没有按时送到,士兵以此为借口喧哗闹事。田弘正亲自抚慰解释,人心才稍微安定。他给皇帝上奏章请求留下魏州士兵作为维护军纪的人,以便稳定众心,他们的粮饷向有关部门请求供给。当时度支使崔倰不识大体,坚决阻止他的请求,他先后四次上表章都没有得到答复。第二年七月,将随从士卒遣回魏州,当月二十八日夜晚士兵叛乱,田弘正及家属等一起遇害。穆宗听说后震惊悲痛,追赠为太尉,助葬用品加倍拨给。田弘正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关心晚辈,骨肉恩情非常深厚。兄弟子侄在两都的有几十人,他们竞相夸耀豪华,每天约耗费二十万钱,运载魏州、镇州的财货,装载的车辆在道路上络绎不绝。
相关热门:
- 古诗鉴赏阅读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古诗鉴赏阅读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①微
- 古诗鉴赏阅读 屈原庙 [明]梁辰鱼①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②
- 阅读鉴赏 早 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 古诗鉴赏阅读 李清照《醉花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⑧瘦
- 古诗鉴赏阅读 天平山中 【明】杨 基 细雨茸茸湿楝①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 古诗鉴赏阅读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 古诗鉴赏阅读 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 古诗鉴赏阅读 寒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 古诗鉴赏阅读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按Ctrl+D键将文章加入收藏夹
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
- 古代诗歌阅读点绛唇·饯春[清]王鹏运
- 点绛唇·饯春 (清)王鹏运 古诗词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点绛唇?饯春 [清]王鹏运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
- 鉴赏阅读答案__王鹏运《点绛唇·饯春》
- 古诗阅读答案 点绛唇·饯春 [清]王鹏运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
- 鉴赏阅读答案__点绛唇·饯春 (清)王鹏运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
- 鉴赏阅读答案__点绛唇·饯春 (清)王鹏运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
- 鉴赏阅读答案 王鹏运《点绛唇·饯春》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鹊踏枝 王鹏运 望远愁多休纵目,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临江仙 【清】王鹏运 歌哭无端燕月冷,壮怀销到今年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临江仙 【清】王鹏运 歌哭无端燕月冷,壮怀销到今年
- 文学类文本阅读 爱的牺牲 欧·亨利 乔和德丽雅在一个画室里见了面
- 阅读鉴赏 来自天国的小雪花 积雪草 今天下雪了。
- 文言文阅读 ①且说高衙内自从那日在陆虞候家楼上吃了那惊,跳墙脱走
- 实用类文本阅读 沈从文在北京 沈从文辞别父母,从常德乘船,越过八百里洞庭湖,经武汉,到达郑州
- 文学类文本阅读 冰雪消融的河面 [俄]鲍·克拉夫琴科
- 文言文阅读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而有礼
- 现代文阅读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的创作动机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
- 古诗鉴赏阅读 褚生《百字令·德祐乙亥》阅读答案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
- 古诗鉴赏阅读 周邦彦《点绛唇·台上披襟》 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
- 古诗鉴赏阅读 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