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阅读答案 浪淘沙 吴琚①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①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②凌波:水面之上。
8.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试作具体分析。(6分)
#from 鉴赏阅读答案 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颔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态与风韵。(2分)“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2分)“无情一饷敛斜阳”生动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2分)
【试题分析】读懂题目是关键,要抓住“描写精妙”来思考和分析。可以从描写方法运用的角度(可考虑的比较多)来分析,如根据具体内容,明显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从形象塑造的角度来分析,等。注意要围绕表达效果来展开。
9.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5分)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相同点:两诗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3分)
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2分)
【试题分析】是比较阅读的变形,而且强化了与课本的联系。这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很明显。分析点是“情感”,共同点比较容易分析,描写的都是荷花,表达的都是喜爱与赞美之情,借此来表达的志向等;不同点是本诗还有思乡之情等。重在阅读,读懂诗歌大意是关键。
相关热门:
- 鉴赏阅读答案 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 鉴赏阅读答案 朱熹《对月思故山》沉沉新秋夜,凉月满荆扉
- 鉴赏阅读答案 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鉴赏阅读答案 王禹偁《村行》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鉴赏阅读答案 韦庄《菩萨蛮》红楼②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 鉴赏阅读答案 赵孟頫《岳鄂王墓》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 鉴赏阅读答案 黄镇成《东阳道中》 山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
- 鉴赏阅读答案 耿玉真《菩萨蛮》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
- 鉴赏阅读答案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鉴赏阅读答案 王湾《次北固山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按Ctrl+D键将文章加入收藏夹
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
- 鉴赏阅读答案 张先《题西溪无相院》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 鉴赏阅读答案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 鉴赏阅读答案 李益《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题》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 鉴赏阅读答案 叶梦得《水调歌头》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 鉴赏阅读答案 刘将孙《踏莎行 闲游》鉴赏阅读答案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
- 鉴赏阅读答案 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 鉴赏阅读答案 朱熹《对月思故山》沉沉新秋夜,凉月满荆扉
- 鉴赏阅读答案 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鉴赏阅读答案 王禹偁《村行》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鉴赏阅读答案 韦庄《菩萨蛮》红楼②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