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佳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佳
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已经困扰京剧很久了。我们或许真的应该回到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
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歌舞与人类日常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它不可能如实地再现生活。写意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但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变形不一样,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只不过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把眼睛看不到的“有”转化为心灵能感觉到的“有”――“抟虚成实”,并且,为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一个个“有意味的形式”――程式固定下来,也就是戏曲的“技”。程式就像细胞之于生命、语词之于文章,是一出戏的最小构成单位。作为构成美和呈现美的艺术元素,程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高度提炼概括,逐渐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就像书法线条可以脱离字意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一样,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我们也一样可以欣赏水袖的曼妙、唱腔的婉转和武功的惊心动魄。“技”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规律和要求,并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戏”和“技”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在戏剧建构的同时,也建构起了美轮美奂的戏剧表演技法,这是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性。
“技”,最初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戏”而被创造出来的,它的不断打磨也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
能否正确认识“戏”与“技”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京剧传承与新剧目创作的质量。在流派创始人相继离去、流派意识却空前强化的后流派时期,究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是满足于模仿那些被大师们使用过的程式技巧,还是那一种使大师能够成为大师的流派精神?“不似之似似之”,观众所希望看到的“高水平传承”,不是要求现在的演员简单机械地重复前辈大师的一举一动,而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进而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
由于文人与艺人、理论家与演员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微妙关系,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长期存在着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不相同的话语系统,给很多基本问题的阐释带来难度,往往大家明明是一个心气儿,说出来的话却迥然不同。相信这种割裂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评论家对戏曲创作实践的重视而逐渐消除。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了解了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演“技”还是演“戏”就不会成为困扰京剧发展的问题。
B.中国戏曲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变形不一样,不允许抽象和夸张,只是认真描摹生活。
C.“技”是在将“意”化“有”时为了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程式固定下来形成的。
D.“技”创造出来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没有了“技”,戏剧就失去了灵魂。
#from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佳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提出了京剧是演“技”还是演“戏”的问题,第二段分析了这一问题。
B.文中用细胞与生命、词语与文章的关系比喻程式与戏曲的关系,通俗易懂。
C.文章在得出“戏”与“技”的关系结论后,论述了这一结论对京剧传承与创作的影响。
D.文章结尾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出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不高才是问题的根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技”经过高度提炼概括后逐渐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使我们可以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欣赏到“技”的美妙。
B.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影响并促进“技”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这是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性。
C.只有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
D.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的割裂关系造成的戏剧发展的困扰,这一困扰将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等因素而逐渐消除。
答案
1.C(A项说法不当,原文是说从源头上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才能解决演“技”还是演“戏”的问题。B项“不允许抽象和夸张”分析错误,从原文说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借助虚拟可以看出,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D项“一旦没有了‘技’,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分析错误,“戏”才是戏剧的灵魂)
2.D(“指出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不高才是问题的根源”分析错误,问题的根源应是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相同的话语系统)
3.B(“戏”和“技”不断发展变化,建构起来的美轮美奂的戏剧表演技法才是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性)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 论述类文本阅读 儒学文化的本质特性 儒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
- 论述类文本阅读 迷惘的分工 岑嵘 中世纪的分工是这样的,神父专事祷告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二次元是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个亚文化族群。早期的动画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但由于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
- 论述类文本阅读 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上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古代建筑随着人类智慧的增长而发展
- 论述类文本阅读《我是歌手》已成为国内顶级的综艺节目,虽然参赛歌手基本以流行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以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 黄金 培养大国工匠,源头在一流的工程教育
- 论述类文本阅读 关于“社会儒学”的概念,李维武认为儒学在从先秦至20世纪的发展中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古代建筑随着人类智慧的增长而发展
- 论述类文本阅读 《我是歌手》已成为国内顶级的综艺节目,虽然参赛歌手基本以流行
- 论述类文本阅读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 论述类文本阅读 当今时代,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 论述类文本阅读“互联网+”已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相关热门: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永明,字钟诚,乌程人。嘉靖十四年进士。
- 文学类文本阅读 野草的呼吸 迟子建 去年三月,雪花还未从北方收脚,寒流仍环绕冰城
- 论述类文本阅读 儒学文化的本质特性 儒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徐有功,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转蒲州司法参军
- 实用类文本阅读 新能源汽车热,还需加把火 封 华
- 文学类文本阅读 黄狗事件 新加坡 希尼尔 他把刀放在侄儿的颈项上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少聪慧,有至性
- 实用类文本阅读 人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 ——《广州日报》独家专访林清玄
- 文学类文本阅读 距 离 安晓斯 接到儿子从那座大城市打来的电话,张叔和张婶就没睡好过。
按Ctrl+D键将文章加入收藏夹
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佳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佳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佳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佳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佳 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佳 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 佳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 佳
- 演好自己的偶像剧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
- 论述类文本阅读 曲牌的“京剧化”创新
- 论述类文本阅读 文化多元共存是当下世界的基本样态。应该看到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与邻翁登山亭 陆游 数掩槿篱围夕照,一间茅舍背阴崖
- 文言文阅读答案 萧俛,字思谦,贞元七年进士擢第。坐与张仲方善
- 文学类文本阅读 诱狼 张爱国 大雪整整下了一个月,一停下,猎人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树林里,等待那只母狼
- 文学类文本阅读 诱狼 张爱国 大雪整整下了一个月,一停下,猎人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树林里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①(其一) 秦观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永明,字钟诚,乌程人。嘉靖十四年进士。
- 文学类文本阅读 野草的呼吸 迟子建 去年三月,雪花还未从北方收脚,寒流仍环绕冰城
- 论述类文本阅读 儒学文化的本质特性 儒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