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 仇恨 安勇 袁五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敌。在我看来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仇恨
安勇
袁五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敌。在我看来,这两个人都有置对方于死地的决心和勇气。
比如说吧,一条路,如果袁五谷刚走过了,袁丰登就说啥也不肯再走,宁可绕远走另一条路。实在没有另一条路呢,袁丰登在这条路上走一步,就冲着想象中的袁五谷的背影吐一口唾沫,再走一步,又吐一口唾沫。吐完了就骂一句:袁五谷你真不是个人。当然了,袁五谷也是如此。
我十岁那年,袁五谷从乡政府调到了县政府。转年,袁丰登从乡中学调到了县教委。没多久,上级就开始调查袁丰登的问题,查来查去发现,袁丰登这个同志是清白的,没啥问题。袁丰登也弄明白了,是袁五谷给上级写了封信揭发他的问题,意思就是想把他再弄回农村去。不久后,上级又开始调查袁五谷,查来查去,这个同志也是清白的。不用问,是袁丰登回报了一封举报信。
某一天早晨,在县医院旁边的一座石拱桥上,袁五谷和袁丰登狭路相逢了。两个仇人一东一西,像两轮不共戴天的太阳似的,升到拱桥中间的弧顶处时,就同时停住了。袁五谷不说话,拿眼晴使劲瞪着袁丰登。袁丰登也不说话,拿眼晴使劲瞪着袁五谷。他们俩的影子投到桥下的河水里,一个伸着脖子,另一个也伸着脖子,看起来像两只斗架的公鸡。袁五谷不肯让路,袁丰登也不肯让路,都是钉子似的,在桥上钉着。后来,两个人,四只眼,都瞪得要冒血了,四条腿也不停地打哆嗦。这才同时把头转过去,冲后面“呸”地吐一声,下桥,找另一条路去了。隔着河他们又同时回过头来,冲着对方“呸”了一声。
袁五谷和袁丰登虽然仇深似海,但他们俩对我都非常好,他们一个是我的亲二叔,另一个是我的亲三叔。而且在我心里,他们也都是挺不错的人。我一直想搞清楚,在他们这对亲兄弟之间到底理藏着什么仇恨?当然了,我更希望他们能解开心里的疙瘩,丢开仇恨。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相处,不是更好吗?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问过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二叔和三叔是为什么成为仇人的?但每次问,他们都摇摇头说不知道,知道的就是他们俩有仇。没办法我只好去问两位当事人,在这个问题上,二叔袁五谷和三叔袁丰登的回答是相同的,他们都告诉我六个字:袁丰登(五谷)不是人。我如果接着问为什么就不是人了呢,他们就都瞪着眼睛大发雷霆,摆出一副恨不得吞了对方的架势,闭口不提。
在二叔和三叔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成了我心头最大的一个疑团。后来我又问过好多人,他们都知道二叔和三叔有仇,有大仇,但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仇恨的根源。
我二叔袁五谷在七十岁那年得了重病,临死指名要见我最后一面。我握着他的手泪流满面,想不起来该对他说点什么,最后竟然又问了他和三叔的仇很。已经奄奄一息的二叔听到三叔两个字,立刻瞪圆了眼晴,从喉咙里挤出几个字:他不是人。这也是二叔临死说的最后一句话,算是他的遗言吧!
二叔死后,三叔大笑了三天,逢人就说那个不是人的家伙袁五谷死了,第四天早晨睁开眼睛,三叔还准备接着笑时,突然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我们大家赶到时,三叔已经不行了,如果三叔也死了,那么我心头的疑团就永远也解不开了,所以一见面我就毫不犹豫地问三叔。当时,三叔的脸上还有一缕没来得及绽放的笑容,那笑容花骨朵一样在肉皮里含着。这次三叔没有告诉我袁五谷不是人。他好像仔细想了想,然后重重地摇了摇头,告诉我四个字。四个字刚说完,一歪头就走了。
我三叔袁丰登的墓地在县城的一小山上,左边是棵老松树,右边是另一个墓地,是我二叔袁五谷的墓地。安葬了三叔后,我在两个叔叔的墓碑前哭了一整天,边哭边想着三叔说的最后四个字,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三叔说的竟然是:记不清了。
#from 文学类文本阅读 仇恨 安勇 袁五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敌。在我看来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
这四个字是三叔在世上说的最后一句话,也算是他的遗言吧!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篇就指出了袁五谷和袁丰登是“仇敌”,既设置悬念,吸引了读者的兴趣,又自然引出了后文中两人互相敌对的荒唐故事。
- “五谷丰登”象征着物阜民丰、安居乐业,寄寓了人们最美好的心愿,但小说中却五谷反目、丰登成仇,这样的设置充满了讽刺。
C.二叔和三叔为了一桩“记不清”的仇恨而老死不相往来,情绪的膨胀会让人失去理智的判断,仇恨中的生存状态令人悲叹。
D.作者计划着让二叔和三叔解开心里的疙瘩,让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相处,可见他早就料到他们二人之间应该并不存在什么深仇大恨。
5、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6、“不是人”这几个字在文中出现多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D【解析】后文中写道“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三叔说的竟然是”,可见“我”并没有料想到。
5.①运用神态、动作、语言和细节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出三叔的狂喜和乐极生悲。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②比喻,作者把三叔皮肉里含着的笑容比作还没有绽放的花骨朵,生动刻画了其在听到“我”的问题后,情感上由喜悦转向迷惘的微妙变化。(描写手法答出两种给3分,答出比喻给2分)
6.①强调了袁五谷和袁丰登两人之间的仇恨之深。②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为什么不是人?吸引读者去阅读文章,寻找答案。③与文章最后“记不清”的答案形成鲜明对照,突显了这种仇恨的荒唐可笑。(每点2分)
小编推荐相关文章:
- 文学类文本阅读 酒婆[注] 冯骥才 酒馆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
- 文学类文本阅读 赝 品 姜铁军 鸿图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王利在北湖边
- 文学类文本阅读 唢呐王 宋志军 唢呐是我们豫东这一带很有名的乐器
- 文学类文本阅读 衔着鸟语的村庄 洪忠佩 立冬前后,从那遥远的西伯利
-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老海棠树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
- 文学类文本阅读 爱心如同韭菜 余显斌 娘打来电话,问他现在在哪儿。
- 文学类文本阅读 围 墙 陆文夫 昨夜一场风雨,建筑设计所的围墙倒塌了。
- 文学类文本阅读 青花瓷 左世海 当麻大急匆匆赶回村里时,他的弟弟麻二和妹妹麻花也早到家了
- 文学类文本阅读 花瓷细腰鼓 杨轻抒 眉间坊是一条街。为什么叫坊不叫街
-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孟三爷的徒弟 陈德鸿 孙兴的接骨手艺是和孟三爷学的。
- 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
-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木 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 文学类文本阅读 父亲的半瓶酒 贾平凹 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
- 文学类文本阅读 仇恨 安勇 袁五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敌。在我看来,这两个人
- 文学类文本阅读 戒 猎 王 族 加拿别克骑马向山谷深处走去。正是黄羊下
相关热门: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景宪,字正国,河南人。以父师德任淮南转运副使。
- 文学类文本阅读 酒 婆[注] 冯骥才 酒馆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
- 论述类文本阅读 南宋范成大在《醉落魄•栖乌飞绝》中云:“花影吹笙,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
- 实用类文本阅读 王烈:甘做乡野一画贤罗先哲
- 文学类文本阅读 赝 品 姜铁军鸿图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王利在北湖边
- 现代文阅读答案“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理趣”,顾名思义
- 实用类文本阅读 引得春风度玉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
- 文言文阅读答案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
按Ctrl+D键将文章加入收藏夹
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
- 文学类文本阅读 仇恨 安勇 袁五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敌。在我看来
- 文学类文本阅读 仇恨 安勇 袁五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敌。在我看来
- 文学类文本阅读 仇恨 安勇 袁五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敌。
- 文学类文本阅读 仇恨 安勇 袁正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敌
- 文学类文本阅读仇恨安勇袁五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敌。在我看来,这两个人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仇恨 安勇 袁正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敌。在我看来
- 文学类文本阅读 仇恨 安勇 袁正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敌。在我看来
- 文学类文本阅读 仇恨 安勇 袁正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敌。
- 文学类文本阅读 仇恨 安勇 袁正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敌。在我看
- 文学类文本阅读 仇恨 安勇 袁正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敌。在我看来,这两个人都有置对方于死她地的决心和勇气。
- 文学类文本阅读 仇恨 安勇 袁正谷和袁丰登做了一辈子的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