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 国 论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六 国 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精读设计]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而蔽山东之诸侯 蔽:掩护 (2)佐当寇之韩、魏 当:面临 (3)以二国委秦 委:交给,引申为“应付”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然则:复音虚词,既然这样,那么 (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为:介词,替,给 (3)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而:连词,表转折,可是 3.指出下面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古义:直到…… 今义:连词,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 4.分析下列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 (1)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句式:被动句式(“于”表被动) 译文: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 (2)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句式:状语后置句(“于燕、赵”作“用兵”的状语,后置了);判断句式(“……,……也”表判断) 译文: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 (3)此危道也。 句式:判断句式(“……也”表判断) 译文:这是危险的途径啊。 |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B.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C.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D.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解析:选A陈述对象“诸侯”,结合“以”“而”等虚词来确定断句。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在山的东面,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一般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B.区区,职微小;自称的谦词;有时也指小,少,微不足道。
C.出身,科举时代为考中录选者所规定的身份、资格。唐代举子中礼部试称及第,中吏部试称出身。宋代中殿试称及第出身,明清两代经科举考试选录的,称正途出身。
#from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 国 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
D.休息,本文指休养生息,和现代汉语中“暂时停止工作、学习或活动,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意义不同。
解析:选CC项,出身,古义异义词:这里指挺身而出。
9.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总结了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苏辙认为六国破灭,主要原因是“背盟败约”“自相屠灭”。
B.文章重视了韩、魏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指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C.文章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在结尾表示了痛心的心情,表现了对现实的关注。
D.文章体现了政论文的特点,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酣畅明快,雄奇遒劲,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解析:选CC项,苏辙的《六国论》没有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而是就史论史。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译文:
(2)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译文:
参考答案:(1)因此我总是怪罪六国的那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目光短浅,而且不明察天下的情势啊。
(2)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保全)自己的国家了。
参考译文:
我曾经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六国的那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目光短浅,而且不明察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的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他,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保全)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用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的一点点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乘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劝学(节选) 荀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①则始乎诵经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曹利用,字用之。利用少喜谈辩,慷慨有志操。父谏卒,补殿前承旨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永元十四年冬,十月,辛卯,诏立贵人邓氏为皇后。后辞让,不得已
- 文言文阅读答案 程启充,字以道,嘉定州人。正德三年进士。除三原知县,入为御史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武乡试
- 文言文阅读答案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周美,字之纯,灵州回乐人。少隶朔方军,以材武称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文言文阅读答案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
- 文言文阅读答案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
- 文言文阅读答案 赵子崧字伯山,燕懿王后五世孙。登崇宁五年进士第
- 文言文阅读答案 亡妹张夫人家传 李鸿章 ①呜呼!自吾妹之亡,吾母无与承欢者矣!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唐允隆传 【清】戴名世 唐允隆,字吉人,宣城人也。为人倜傥负气
- 文言文阅读答案 郭子仪转 子仪有功高不赏之惧,中贵人害.其功,遂使盗于华州掘公之先人坟墓
相关热门: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一天的等待 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房间关窗户的时候,我们还未起床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劝学(节选) 荀 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①则始乎诵经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出 关 鲁 迅 老子到了函谷关,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
- 现代文阅读答案 矮象和硕鼠 方舟子 提起庞然大物,我们往往会想到象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离地球1光年的地方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向人民征税或借债;任何人如未被指出其罪状,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二国王只有在行仁政的时候才是国王,如果施行暴政蹂躏子民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大抗议书》)在1641年10月20日提交议会讨论时,仍遭到许多议员的激烈反对
- 现代文阅读答案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洛克认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们的委托,“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
按Ctrl+D键将文章加入收藏夹
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 国 论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国论苏 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国论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国论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国论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国论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国论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国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
- 文言文阅读答案六国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
- 文言文阅读答案 问 说 刘 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离地球1光年的地方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宇宙在爆炸发生后的百分之一秒时,温度大约是一千亿摄氏度,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大自然的智慧 赵大年 蜘蛛天生就会结网捕食。它在体内制造黏性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一天的等待 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房间关窗户的时候,我们还未起床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读长恨辞 (宋)李觏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马嵬(其一) 李商隐 冀马燕犀[注]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 生活不必一帆风顺,共同面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