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国论 【宋】苏洵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7分)
六国论
【宋】苏洵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②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③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曰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己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火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己。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⑤呜呼!以略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⑥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举:拿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C.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加速
#from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国论 【宋】苏洵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文的中心论点是第一段的起始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 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的作用。
B.文中第三段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六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略秦带来的损失之大。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
D.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4分)
⑵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4分)
11.根据文中第四段内容,试比较概括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分)
8.D(D项中“速”应为“招致”。)
9.B(“六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应为“三国赂秦”)
10.(1)(4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贪暴的秦国的欲望却是没有满足的,(诸侯)奉送给他越多,(秦国)侵犯各国就也越急。
(2)(4分)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压迫,一天天一月月地削割下去,以致走向灭亡。
11.(3分)共同点:①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②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有关文言文阅读答案的文章:
- 文言文阅读答案《郁离子》序 徐一奚 《郁离子》者,诚意伯刘公在元季时所著之书也
- 文言文阅读答案 秦亡汉兴,汉初采用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汉武帝时又采用
- 文言文阅读答案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
- 文言文阅读答案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日知录》是一部“资治”之书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孟子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 文言文阅读答案 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
- 文言文阅读答案 ①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
- 文言文阅读答案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义百家之书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卢渊,性温雅寡欲,有祖父之风,敦尚学业,闺门和睦
- 文言文阅读答案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
- 文言文阅读答案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
- 文言文阅读答案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宇文虚中,字叔通,成都华阳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历官州县,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李巨川传 李巨川,字下已,陇右人。国初十八学士(李)道玄之后,故相(李)逢吉之侄曾孙
相关热门:
- 现代文阅读答案 说笑 钱钟书 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
- 现代文阅读答案 狩猎 师陀 孟安卿有满腔壮志,年轻时候是个大空想家。
- 文言文阅读答案《郁离子》序 徐一奚 《郁离子》者,诚意伯刘公在元季时所著之书也
- 文言文阅读答案 秦亡汉兴,汉初采用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汉武帝时又采用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东坡先生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云:“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
- 现代文阅读答案 诗人的孤寂 朱光潜 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有时也不可
- 现代文阅读答案 谎言 相裕亭 盐河北岸,有一小村,依河而居,几十户人家,
- 文言文阅读答案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
- 文言文阅读答案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日知录》是一部“资治”之书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孟子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按Ctrl+D键将文章加入收藏夹
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国论 【宋】苏洵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文言文阅读答案六国论(苏洵)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文言文阅读答案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文言文阅读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文言文阅读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阅读答案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阅读答案__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