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答案 听说书 孙 犁 我的故乡的原始住户,据说是山西的移民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 ~16题。
听说书
孙 犁
我的故乡的原始住户,据说是山西的移民。我幼小的时候,曾在去过山西的人家见过那个移民旧址的照片,上面有一株老槐树,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的住处。
我的家乡离山西省是很远的,但在我们那一条街上,就有好几户人家以常年去山西做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而且一直传下好几辈。他们多是挑货郎担,春节也不回家,因为那正是生意兴隆的时候。他们回到家来,我记得常常是在夏秋忙季。他们到家以后,就到地里干活。他们总是叫他们的女人,挨户送一些小玩艺儿或是蚕豆给孩子们,所以我的印象很深。
其中有一个人,我叫他德胜大伯,那时他有40岁上下。
每年回来,如果是夏秋之间农活稍闲的时候,我们一条街上的人,吃过晚饭,坐在碾盘旁边去乘凉。一家大梢门两旁,有两个柳木门墩,德胜大伯常常被人们推请坐在一个门墩上面,给人们讲说评书;另一个门墩上,照例是坐一位年纪大辈数高的人,和他对称。我记得他在这里讲过《七侠五义》等故事,他讲得真好,就像一个专业艺人一样。
他并不识字,这我是记得很清楚的。他常年在外,他家的大娘,因为身材高,我们都叫她“大个儿大妈”。她每天挎着一个大柳条篮子,敲着小铜锣卖烧饼馃子。德胜大伯回来,有时帮她记记账,他把高粱的茎秆儿,截成笔帽那么长,用绳穿结起来,横挂在炕头的墙壁上,这就叫“账码”,谁赊多少谁还多少,⑴他就站在炕上,用手推拨那些茎秆儿,很有些结绳而治的味道。
他对评书记得很清楚,讲得也很熟练,我想他也不是花钱到娱乐场所听来的。他在山西做生意,长年住在小旅店里,同住的人,干什么的都有,夜晚没事,也许就请会说评书的人免费说两段,为常年旅行在外的人们消愁解闷,日子长了,他就记住了全部。
他可能也说过一些山西人的风俗习惯,因为我年岁小,对这些没兴趣,都忘记了。
德胜大伯在做小买卖途中,遇到瘟疫,死在外地的荒村小店里。他留下一个独生子叫铁锤。前几年,我回家乡,见到铁锤,一家人住在高爽的新房里,屋里陈设在全村也是最讲究的。他心灵手巧,能做木工,并且能在玻璃片上画花鸟和山水,大受远近要结婚的青年农民的欢迎。他在公社担任会计,算法精通。
德胜大伯说的是评书,也叫平话,就是只凭演说,不加伴奏。在乡村,麦秋过后,还常有职业性的说书人来到街头。其实,他们也多半是业余的,或是半职业性的。他们说唱完了以后,有的由经管人给他们敛些新打下的粮食;有的是自己兼做小买卖,比如卖针,在他说唱中间,由一个管事人,在妇女群中,给他卖完那一部分针就是了。这一种人,多是说快书,即不用弦子,只用鼓板,骑着一辆自行车,车后座做鼓架。他们不说整本,只说小段。卖完针,就又到别的村庄去了。
一年秋后,村里来了弟兄三个人,推着一车羊毛,说是会说书,兼有擀毡条的手艺。第一天晚上,就在街头说了起来,老大弹弦,老二说《呼家将》,真正的西河大鼓,韵调很好。村里一些老年的书迷,大为赞赏。第二天就去给他们张罗生意,挨家挨户去动员:擀毡条。
他们在村里住了三四个月,每天夜晚说《呼家将》。冬天天冷,就把书场移到一家茶馆的大房子里。有时老二回老家运羊毛,就由老三代说,但人们对他的评价不高,另外,他也不会说《呼家将》。
眼看就要过年了,呼延庆的擂还没打成。每天晚上预告,明天就可以打擂了,第二天晚上,书中又出了岔子,还是打不成。⑵人们盼呀,盼呀,大人孩子都在盼。村里娶儿聘妇要擀毡条的主,也差不多都擀了,几个老书迷,还在四处动员:
“擀一条吧,冬天铺在炕上多暖和呀!再说,你不擀毡条,呼延庆也打不了擂呀!”
直到腊月二十老几,弟兄三个看着这村里实在也没有生意可做了,才结束了《呼家将》。他们这部长篇,如果整理出版,我想一定也有两块大砖头那么厚吧。
13.文中叙写了三种说书人,请简要概括各自的说书特点。(6分)
▲ ▲
#from 现代文阅读答案 听说书 孙 犁 我的故乡的原始住户,据说是山西的移民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
14.文中记述德胜大伯的儿子铁锤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 ▲
15.请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4分)
⑴他就站在炕上,用手推拨那些茎秆儿,很有些结绳而治的味道。
▲ ▲
⑵人们盼呀,盼呀,大人孩子都在盼。
▲ ▲
16.请结合全文,探究“听说书”的丰富意蕴。(6分)
13.(6分)德胜大伯:农闲乘凉时说评书,只凭演说,不加伴奏,能说《七侠五义》等故事,很熟练专业。
职业性的说书人:在麦秋后说快书,不用弦子,只用鼓板,不说整本,只说小段,多半业余或半职业性。
弟兄三人:在秋后的三四个月里每晚说唱,有弦子,用大鼓,有韵调,懂得抓听众心理。
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4.(4分)⑴铁锤心灵手巧,能算会画,铁锤遗传了父亲的优点,侧面表现德胜大伯不识字但很很聪明;⑵将文章思路从回忆往事拉回,增强内容的可信度、现实感。
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4分)第⑴处借评说德胜大伯记账的方式,表达对德胜大伯聪明能干的赞美。
第⑵处运用反复修辞写出人们急切盼望的心理,表达对弟兄三人说书技巧的赞美。
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6.⑴听说书,反映农人虽然物质不富裕,但也重视追求精神生活;⑵说书人懂得将说书与维持生计相结合,具有巧妙的生存智慧;⑶不同的听说书情形,体现农人日常生活的自由状态;⑷听说书,无形中也在传承传统文化(风俗习惯)。
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对3点即可。
其它网友正在看: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在以经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古代社会,《诗经》被尊奉为人伦教化的神圣经典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 佳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河 上 汪曾祺 在乡下住了这些日子,什么都惯了。起先有些不便住
- 现代文阅读答案 竹之韵 许江 ①竹,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居所的喜物,又是一种深具精神性的物种。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古文距我们年代已经久远,文字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也已有了不同程度的疏隔,
- 现代文阅读答案生物电池可以利用蜗牛体内的葡萄糖发电。我们在蜗牛壳上钻孔
- 现代文阅读答案 祭父 贾平凹 ①父亲贾彦春,一生于乡间教书,退休在丹凤县棣花
- 现代文阅读答案 设计股权激励机制的起点是基于人性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杜甫在夔州 ①杜甫在夔州最初居住的“客堂”,是在山坡上架木盖起的简陋的房屋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寒冷的味道 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 现代文阅读答案 荷叶 韩开春 ①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
- 现代文阅读答案 被委以重任的文化 郜元宝 今天,对学术文化、文学和书籍的极端粗俗的尊崇,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
- 现代文阅读答案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故乡的沉沦 耿 立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
相关热门: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在以经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古代社会,《诗经》被尊奉为人伦教化的神圣经典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 佳
- 文言文阅读答案 ①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
- 文言文阅读答案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义百家之书
- 实用类文本阅读提起5G,很多人都会想到快,那么5G到底多快呢?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乔秀全预计
-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七岔犄角的公鹿 (鄂温克族【注】)乌热尔图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古代关于良法善治的追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 现代文阅读答案 竹之韵 许江 ①竹,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居所的喜物,又是一种深具精神性的物种。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卢渊,性温雅寡欲,有祖父之风,敦尚学业,闺门和睦
按Ctrl+D键将文章加入收藏夹
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听说书 孙 犁 我的故乡的原始住户,据说是山西的移民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听说书 孙 犁 我的故乡的原始住户,据说是山西的移民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听说书 孙 犁 我的故乡的原始住户,据说是山西的移民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听说书 孙 犁 我的故乡的原始住户,据说是山西的移民。我幼小的时候,
- 实用类文本阅读 听说书 孙犁 我的故乡的原始住户,据说是山西的移民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孙犁的风骨 江南鹤 那年,我到天津总医院探望孙犁先生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孙犁的风骨 江南鹤 那年,我到天津总医院探望孙犁先生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孙犁的风骨 江南鹤那年,我到天津总医院探望孙犁先生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带套袖的孙犁先生》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布衣:我的父亲孙犁》,三联书店刚刚出版,我很喜欢。
- 现代文阅读答案 采蒲台的苇 孙 犁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
48小时热门
9563
秘密级文件,除另行规定外,保密期限最长可以确定为____。38775
2019年国家安全有奖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29592
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演讲稿3458
五法竞赛试题答案 泄露军事设施秘密,或者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 军事设施秘密构成犯罪的,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199
下列不属于国家秘密的是?____413202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登录9441
五法竞赛试题答案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以政治安全为,以经济安全为,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21612
细节的魅力750字作文7565
五法竞赛试题答案 下列哪项不属于国家安全的协同联动机制应用的范围?()(《国家安全法》第四十九条) A.中央与地方之8958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____依法搜集涉及国家安全的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