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
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荤,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 诣阕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架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两千石,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今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架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 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from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
C. 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 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
(2)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10.【答案】 B
11.【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古代常见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项错误在于,长子继承制。
12.【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C项错误在于,因果关系不存在。
- (1)放下书感叹道:“大丈夫在世,一定替国家剿灭叛贼来博取功名!”周围的人都对他的话感到吃惊,认为他志向宏大。( “会”“惊”“壮”各一分,大意2分)
(2)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使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 “凶逆”“令”“泉壤”各一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来护儿,字崇善,不记事时就成了孤儿,被伯母吴氏抚养。吴氏关怀教育,给予他很多慈母般的教诲。他从小聪明出众,刚开始读《诗经》,放下书感叹道:“大丈夫在世,一定替国家剿灭叛贼来博取功名!”周围的人都对他的话感到吃惊,认为他志向宏大。长大以后,他的雄才大略超群,志向气量非常人所及。适逢周朝军队平定淮南,所住的白土村,地处战场,经常见到军队,护儿常想建功立业。开皇初年,宇文忻等镇守广陵。平定陈国的战役,护儿有战功,晋升上开府,赏赐缣帛一千段。
仁寿初年,调任瀛州刺史,以善政闻名。多次被文帝慰劳勉励。炀帝即位,被征入朝,当地百姓牵车拦路恋恋不舍,连续几天不能出境,到朝廷上书挽留的人,前后有几百人。炀帝对他说:“先前国家还没有安定的时候,你是名将,如今天下无事,又是良刺史,可以说是兼得其美了。”大业六年,炀帝来到江都,对来护儿说:“衣锦还乡,是古人所看重的,你现在就是啊。”就赐给他缣二千段,以及牛和酒,让他谒拜先人的坟墓,宴请同乡的父老。又叫三品以上的官员一起到他家,畅饮一整天,朝廷上下都很羡慕他。十二年,炀帝出游江都,护儿劝谏说:“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希望陛下停留洛阳,休息一段时间。陛下如今去江都,那是我的家乡,我受恩深重,不敢只为自己。”炀帝听后,变色而起,好几天不让护儿进见。后来怒气消解了,才叫人引进,对护儿说:“你心中既然这样,我还有何指望!”护儿于是不敢说话。等到宇文化及谋叛时,对护儿甚为忌恨。那天早晨将去上朝,被叛贼捉住,护儿说:“陛下现在在哪里呢?”身边的人说:“现在已经被捉住了。”护儿叹息说:“我是大臣,担负国家的重任,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于是被杀害。
护儿重信用,讲交情,淡泊财利,不经营产业。在行军用兵方面,计谋特多,每次阅览兵法,就说:“这难道也是异人的想法!”善于安抚士兵,处分严明,所有士兵都愿意为他效力。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
- 文言文阅读答案 袁忠彻,字静思。从父袁珙谒燕王,王宴北平诸文武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吕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擢泰定元年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
- 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
- 文言文阅读答案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二十年,擢进士第一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
- 文言文阅读答案 窦荣定,扶风平陵人也。荣定沈深有器局,容貌瑰伟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李大性,字伯和,端州四会人。少力学,尤习本朝典故。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
- 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僧达,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子。兄锡,质讷乏风采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卞壶,字望之,济阴冤句人也。祖统,琅邪内史。父粹,以清辩鉴察称。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先世在明初以军功得世袭庐州卫指挥佥事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杨汪,字元度,本弘农华阴人也。曾祖顺,徙居河东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安同,辽东胡人也。登国初,太祖征兵于慕容垂,同频使称旨
- 文言文阅读答案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
相关热门:
- 实用类文本阅读 针对学生及其家长不太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有建议指出
- 文学类文本阅读 冬夜的歌 谢静 太阳像一只橙黄的圆橘,渐渐被灰蒙蒙的暮云遮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
- 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 文学类文本阅读 白痴的生活 【爱沙尼亚】梅希斯·海因萨尔
- 论述类文本阅读 随着不惜一切代价追求一味追求GDP的发展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 文言文阅读答案 袁忠彻,字静思。从父袁珙谒燕王,王宴北平诸文武
- 实用类文本阅读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无言师 钟春香 宋医生又被请来为医科大学上解剖课。
- 论述类文本阅读 现代口述历史是使用录音或录像设备,将历史当事人
按Ctrl+D键将文章加入收藏夹
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