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 冯友兰先生 冯友兰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中国哲学史专家。
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冯友兰先生
冯友兰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中国哲学史专家。192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继愈在联大求学时期,冯友兰是西南联大的台柱子,当时任文学院院长。
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时候,任继愈听过冯友兰的课。在任继愈的心里,冯友兰是一个讲课特别有条理的老师。他受过现代逻辑训练,思维非常清晰。讲课时,冯友兰慢条斯理,要是记笔记快,能跟上他讲话的话,那就能记出一本完整的讲义,不用整理就可以出版。因为冯友兰讲课没有废话。
晚年,冯友兰写书的时候,因为眼睛看不见,就由助手记录下来,然后念给他听,再修改一下就好了。基本上冯友兰是出口成章,任继愈在这一点上特别钦佩冯友兰。他说,人们说一个人有才,往往用“出口成章”“倚马可待”之类的词来形容,比如说汉代的枚乘写《七发》,唐朝的王勃写《滕王阁序》,是当场出口成章写出来的,被传为千古佳话;但那只不过是一篇文章,而冯友兰先生晚年则是“出口成章”地写出了一本又一本的书,并且这些书都是传世之作。
任继愈认为,冯友兰具有独特的抽象概括能力,善于把复杂的事物说得非常简单。比如说冯友兰讲名家公孙龙和惠施的学说,有许多人都在讲他们二人的学说,但很少有人能够讲得让人一听就懂,更没法讲清楚公孙龙和惠施学说的区别。冯友兰则超出众人:他把公孙龙的学说概括为“离坚白”,把惠施的学说概括为“合同异”,很简单的三个字,就把他们的思想讲明白了,区别也讲清楚了。
冯友兰说话非常有趣,非常有幽默感。在哲学年会的一场学术报告中,冯友兰讲的是朱熹哲学。冯友兰说,世上的万物都是由“理”和“气”构成的,“理”就是原则,是形式,是结构;“气”是物质,是质料,是材料。比如说陶瓷茶杯。它有它的形状和结构,这是“理”;但做茶杯要有陶土,这是“气”。做茶杯就是要根据茶杯的形状把陶泥做成茶杯,物质在英文中又称为“材料”(stuff),冯友兰就在报告中把材料音译成“士大夫”,可见士大夫并不是无用,还够个料。
冯友兰是一代哲人,深思慎取是他的特点。他经常沉湎于思考之中。抗战初,清华教授们从长沙往昆明迁移,途经镇南关,当时司机通知大家不要把手放在窗外,要过城门了。别人都照办,只有冯友兰听了这话,便考虑为什么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区别是什么,其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是什么。还没考虑完,手已经骨折了。
冯友兰的成就,一半靠天赋,一半靠勤奋和毅力。1937年,北大清华等三校迁到湖南,文学院借住衡山脚下的一所学院。冯友兰教授“朱子理学”这门课程的讲稿出版时改成了《新理学》。他随讲随写,每天按时写作,从不间断。和他同住一室的郑昕说:“冯先生写起书来,简直就像一部开动的机器。”
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像他这样自成体系的哲学家,在中国寥若晨星。冯友兰一生著述甚丰,20世纪30年代初写成的《中国哲学史》两卷本,确立了他作为中国哲学史学科主要奠基人的地位。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成就可以用他墓碑碑阴的自撰茔联来概括:“三史释今古,六书记贞元。”所谓“三史”,就是指他的《中国哲学史》(两卷本)《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贞元六书”是指他抗战期间“贞元之际”(冬春之际的意思)所著的六本书。
任继愈在一篇纪念冯友兰的文章中充满深情地写道:冯先生的文才、诗才,出自天赋;冯先生的勤奋和毅力,应努力去学;冯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则必须学。
哲人长住,哲理长存。
日来月往,悠悠此心。
#from 实用类文本阅读 冯友兰先生 冯友兰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中国哲学史专家。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
(选自《一代大师任继愈》,有删改)
【相关链接】
任继愈(1916年4月15日―2009年7月11日),字又之,汉族,山东省平原县人,中国哲学家、宗教学家、墨学研究专家,曾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1939年考取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第一批研究生,师从汤用彤和贺麟教授,攻读中国哲学史和佛教史。194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4分)
A.任继愈能够成为一名哲学家,自然与他考取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第一批研究生,师从冯友兰、汤用彤和贺麟是分不开的。
B.冯友兰受过现代逻辑训练,思维非常清晰,所以讲课特别有条理,学生跟着他记的完整的讲义,不用整理就出版了。
C.冯友兰在一场哲学年会的学术报告中把“材料”音译成“士大夫”,并说士大夫并不是无用,还够个料,足见其幽默。
D.作者引述和冯友兰同住一室的郑昕的话:“冯先生写起书来,简直就像一部开动的机器。”意在说明冯友兰像写书机器。
E.“三史释今古,六书记贞元”概括了冯友兰一生的主要学术成就,《中国哲学史》(两卷本)奠基了他在中国哲学史学科上的地位。
8.任继愈为什么列举汉代的枚乘写《七发》,唐朝的王勃写《滕王阁序》这些事例?(2分)
9.作为一代哲人,冯友兰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7.C E; A项,听老师上课,和跟从老师学习是不一样的,所以“师从冯友兰”于文无据; B项,“不用整理就出版了”错,原文是假设,以此突出冯友兰讲课的条理性和无废话; D项,这样表述带有贬义,此比喻表现了冯友兰的勤奋。
8.任继愈用这些出口成章的典型事例来衬托冯友兰晚年“出口成章”地写出了一本又一本可“传世”的书,突出了先生的不同寻常;表达了任继愈对老师冯友兰先生的钦佩和敬仰之情。
9.示例:①思维非常清晰,有条理;②具有独特的抽象概括能力;③理论形象化,非常有幽默感;④勤于思考,深思慎取;⑤写作勤奋,能坚持不懈。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 实用类文本阅读“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
- 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
-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
-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生梦不醒,红楼解味人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逝世
- 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
- 实用类文本阅读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 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持续高速的增长
- 实用类文本阅读 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 王国庆 阙爱民 童浩麟 2月11日,农历小年,下午
-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持续高速的增长。
- 实用类文本阅读 肖培根院士:根植华夏绿药觅踪 汤国星
- 实用类文本阅读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 实用类文本阅读 陆孝彭 1958年初秋,中央军委决定,我国要自己研究制造一种新型的喷气式强击机
- 实用类文本阅读 现代中国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 实用类文本阅读 追忆贾大山 贾大山,生前一直住在河北正定城内,只去过北京
- 实用类文本阅读 诗文大家余光中 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儒雅冷静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
相关热门:
-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种失败 麦家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鉴于官员在国家机器
- 文言文阅读答案 送狄承式青田教谕[注]序 归有光
- 文言文阅读答案 上文概括:元行钦是唐末人。在后唐庄宗与梁军作战时,他勇救唐庄宗一命
- 文言文阅读答案 余年五十有八,历郡守十有五人。择其间贤者,记其大概于此。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公字君瑜,世居关中。少举进士,授扶沟县主簿,有治绩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李衡,字彦平,江都人。衡幼善博诵,为文操笔立就。登进士第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君(指传主方祈宜)于人无问智愚贤否,一皆推诚相结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双节堂庸训》者,龙庄居士教其子孙之所作也。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公讳抃,字阅道。少孤且贫,刻意力学,中景祐元年进士乙科
按Ctrl+D键将文章加入收藏夹
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
- 实用类文本阅读 冯友兰先生 冯友兰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中国哲学史专家。
- 实用类文本阅读 冯友兰先生 冯友兰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中国哲学史专家。1
- 实用类文本阅读 冯友兰先生 冯友兰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中国哲学史专家。
- 实用类文本阅读 冯友兰先生 冯友兰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 议论文阅读答案 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 议论文阅读答案 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 现代文阅读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 实用类文本阅读 距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已有一年多
- 文学类文本阅读 生 沈从文 北京城什刹海前,煤灰土新垫就一片场坪,白日照着,
- 论述类文本阅读 在全球经济、金融、贸易、生产和投资一体化时代,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滴滴金·梅孙道绚①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
- 文言文阅读答案 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少为县吏,折节读书。大平兴国二年进士,解褐大理评事
-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种失败 麦家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鉴于官员在国家机器
- 文言文阅读答案 送狄承式青田教谕[注]序 归有光
- 文言文阅读答案 上文概括:元行钦是唐末人。在后唐庄宗与梁军作战时,他勇救唐庄宗一命
- 文言文阅读答案 余年五十有八,历郡守十有五人。择其间贤者,记其大概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