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粉墨王侯”谭鑫培 在中国艺术史上,“粉墨王侯”谭鑫培对京剧的贡献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粉墨王侯”谭鑫培
在中国艺术史上,“粉墨王侯”谭鑫培对京剧的贡献,不仅在于开创了一大流派谭派,更重要的是,他完成了将徽、汉、昆、梆子诸腔转化为成熟的京剧剧种的任务。
在谭鑫培之前,尽管京剧在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时代已经创立,但草创时期的京剧杂有汉(腔)、京(腔)、秦(腔)、昆(曲)、梆(子腔)的特点。至谭氏时代,他以天纵之资,“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序),正式确立了以京、汉语音为主,包含湖广韵、中州调的“复合型”京剧音韵体系。
谭鑫培对京剧的众多行当都有重要影响,尤以对老生行的影响最大。谭氏以前,老生行由“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创立了一种兼济壮美(气势)、优美(韵味)的整体性风格。程、余时代,正值鸦片战争之后,国人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之下,对慷慨悲壮、充满阳刚之气的唱腔高度认同。因而这一时期的老生唱腔,古朴简练,圆洪庄重,平正无巧,拉长声,翻高唱,放悲音,直腔直调,激越饱满。应该说,程、余、张完成了京剧唱腔的第一次创制,但总体上仍不出以气势取胜的范围。随着京剧自身的演进和成熟,当时已经出现壮美(气势)和优美(韵味)分流演进的趋势。谭鑫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集长庚、二奎、九龄等人之长,广泛地从小生腔、青衣腔、大鼓腔、皮影腔中吸收营养,进行旋律、节奏的巧妙变化,使京剧从“老三杰”诸腔杂陈的阶段,走向音韵声腔统一、“唱念做打”全面发展、突出人物塑造的成熟时期,迈出了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性的一步,“集众家之特长,成一人之绝艺,自皮黄以来,谭氏一人而已”(陈彦衡<旧剧丛谈》),实在不为过誉。谭鑫培完成了京剧由重壮美向重优美的风格转换,确立了百年京剧以韵味取胜的主导地位。
从中国艺术史的角度考察,谭是继程长庚之后奠定京剧国剧地位的关键人物。程长庚之前或同时期的北京舞台,既不乏一些名伶名角,同时也是一个诸腔杂陈、多派竞争的时代,京剧还没有定型,尚有徽派、汉派、京派之分;同时昆曲、梆子等剧种也常和京剧同台争胜,还不能说程长庚身后的京剧就已经具备了他派艺术无可比拟的宗主地位。但历史的偶然性赋予了京剧一种历史的机缘:在程长庚身后又出现了一位能将徽、汉、京融于一体的后继者谭鑫培。谭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上至太后、皇帝、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的各个阶层成为京剧的忠实观众。清末的北京街头,到处是对谭派唱腔的众口模仿:“家国兴亡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此后的百年光景,京剧迎来了一个高度普及化和大众化的新时代,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谭鑫培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影响力,将社会加于艺人身上的“下贱”意识大大扫除,有力推进了京剧艺术的职业化。在谭氏之前,艺人社会地位很低,艺人群体对自身社会地位也缺乏基本的认同。如享有盛名20年的郭宝臣终身不灌唱片、不教徒弟、不留影像,自谓“不愿自误误人”。即使是有“伶圣”之称的程长庚晚年也要让长子出京“寄籍正定,事耕读”,反映出其内心也不以演艺为高尚行业。但谭鑫培却从不把自己当“戏子”,即便是在王公大臣面前也不卑不亢,不以执业梨园为贱,还开创了世家梨园的传统。“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卅载轰如雷”这是百年前一代文坛骁将梁启超对谭鑫培的赞誉。伴随着百年来京剧的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伶界大王”谭鑫培之名,不仅没有消散于历史尘埃之中,反而熠熠生辉,至今回响不绝。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from 实用类文本阅读“粉墨王侯”谭鑫培 在中国艺术史上,“粉墨王侯”谭鑫培对京剧的贡献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
A.谭鑫培以天纵之资,正式确立了以京、汉语音为主,包含湖广韵、中州调的“复合型”京剧音韵体系,从而创立了京剧。
B.在“气势”“韵味”两种风格流派分流演进的过程中,谭鑫培完成了京剧由重壮美向重优美的风格转换,确立了京剧以韵味取胜的主导地位。
C.文章结尾引用了梁启超先生的话,不仅是对谭鑫培的赞誉,而且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中大量使用了京剧专业术语,这不仅是行文的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较为详细地介绍传主在京剧方面的建树),而且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8.文章多次提到程长庚,这对写谭鑫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谭鑫培在奠定国剧地位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请简要回答。(5分)
7.A解析:张冠李戴,京剧在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时代已经创立
8.①两个人是京剧形成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程对京剧艺术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谭派京剧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②通过对两人在京剧唱腔等艺术上的比较,突出了谭鑫培在京剧成熟方面所做出的贡献;③通过对比两人对京剧艺术价值的认识,突显了谭鑫培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影响力。(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9.①完成了将徽、汉、昆、梆子诸腔转化为成熟的京剧剧种的任务。②完成了京剧由重壮美向重优美的风格转换,确立了百年京剧以韵味取胜的主导地位。③使各阶层成为京剧的忠实观众,让京剧得以普及,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每点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其它网友正在看:
- 实用类文本阅读 霍松林先生的教学与研究
- 实用类文本阅读 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
- 实用类文本阅读 2 0 1 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 4%,较2 0 1 4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
- 实用类文本阅读 记者被取消获普利策奖资格 【美】大卫·马纳尼斯
-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丁酉新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
- 实用类文本阅读 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王煜 1941年的一天,香港机场飞往大陆航班的安检处,
- 实用类文本阅读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袍
- 实用类文本阅读 人工智能发展历经波折,历史上经历过两次低谷
-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
- 实用类文本阅读 徐光宪:一生“扎根”稀土 马荣真彭广舟
- 实用类文本阅读 艾青评传(节选)杨匡汉
- 实用类文本阅读 南京降半旗迎国家公祭日民众冒雨为遇难者致哀
-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杂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
- 实用类文本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
- 实用类文本阅读 保护地球 从懂得开始
相关热门:
- 文学类文本阅读 父亲的一课 王熙章 16岁那年,父亲送我去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
- 论述类文本阅读 历史经过几番曲折,我们开始懂得:对于伟大的文化传统,不能掉以轻心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丑与喜剧 喜剧与丑有着不解之缘。在喜剧发展史上
- 现代文阅读答案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早年的样子还要好看 陈丹青
- 现代文阅读答案 远离鲁迅让我们变得平庸 张福责
- 现代文阅读答案中国青年报社日前进行一项家教调查,讨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变奏的乡愁 李新勇 多年以前,不管是在新闻里还是在文学作品中
- 现代文阅读答案“家风”是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在传统中国,社会教育不发达,
按Ctrl+D键将文章加入收藏夹
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
- 实用类文本阅读 日前,北京市3600多家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
- 文学类文本阅读 藏青色西服工地离住处,有很长一段路程,老磨他们需要坐公交车回去。
- 论述类文本阅读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宗法社会和家国一体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送韩揆之江西 李季兰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
- 文言文阅读答案 袁涣,陈郡扶乐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分府,举高第
- 文学类文本阅读 父亲的一课 王熙章 16岁那年,父亲送我去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
- 论述类文本阅读 历史经过几番曲折,我们开始懂得:对于伟大的文化传统,不能掉以轻心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注】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① 辛弃疾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满江红 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縻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