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答案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大业末,从左光禄大夫裴仁基讨贼淮左,手斩贼帅李青珪。后与仁基同归李密,密素闻其名,与麾下兵,令于怀州镇守。
武德元年,密与王世充战败入朝,德威亦率所部随密归。高祖嘉之,授左武候将军,封滕县公。及刘武周南侵,诏德威统兵击之,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武周获德威,令率其本兵往浩州招慰。德威自拔归朝,高祖亲劳问之,兼陈贼中虚实及晋、绛诸部利害,高祖皆嘉纳之。改封彭城县公。未几,检校大理少卿。从擒建德,平世充,皆有功,转刑部侍郎,加散骑常侍,妻以平寿县主。
贞观初,历大理、太仆二卿,加金紫光禄大夫。俄出为绵州刺史,以廉平著称,百姓为之立碑。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十一年,复授大理卿。太宗尝问之曰:“近刑网稍密,其过安在?”德威奏言:“诚在主上,不由臣下。人主好宽则宽,好急则急,律文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今则反是,失入则无辜,失出便获大罪。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陛下但舍所急,则‘宁失不经’复行于今日矣。”太宗深然之。数岁,迁刑部尚书,兼检校雍州别驾。十七年,至濮州,闻祐杀长史权万纪,德威入据济州,斩杀李佑,遣使以闻。诏德威便发河南兵马,以申经略,会遭母忧而罢。十八年,起为遂州刺史,三迁同州刺史。
永徽三年卒,年七十一。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襄,陪葬献陵。
(《旧唐书•刘德威传》)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密素闻其名 素:向来
B.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 判:判处
C.妻以平寿县主 妻:以女嫁人
D.会遭母忧而罢 忧:父母之丧
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得一项是( )(3分)
A. “淮左”江淮西部,“淮右”就是江淮东部。古人看地图与我们今天的看地图的方式相同,“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 “失律”中国古典诗词对仗中的不合平仄关系规则的句子,文中指战事失利。
C. “光禄大夫”,古代官职名。战国时代置中大夫,汉武帝时始改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掌顾问应对。隶于光禄勋。
D. “河南”黄河以南,与 “河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德威有才干有谋略,武德元年,李密和王世充作战失败后归附朝廷,德威跟随李密归附朝廷,并屡次受到唐高祖的提拔,死后在献陵陪葬。
B.刘武周抓获刘德威后,下令德威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招抚百姓。德威逃回朝廷,得到唐高祖的亲自慰问。
阅读答案:
- 阅读答案 蔡孝子传
- 阅读答案李世熊,字元仲,宁化人。少负奇才,植大节
- 阅读答案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 阅读答案《琵琶行 》序
- 阅读答案五丁开山
- 阅读答案胡世宁,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
- 阅读答案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
- 阅读答案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 阅读答案①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
- 阅读答案李白传
- 阅读答案告别语 铁凝
- 阅读答案文化节目收视下滑:期待建设性互动
- 阅读答案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
- 阅读答案水泥桶中的信 [日本]叶山嘉树
- 阅读答案翻译奇人许渊冲 邓郁
- 阅读答案 雅斯贝斯在《智慧之路》中认为,中国文化的转折点在春秋时期
- 阅读答案干渴的村庄
- 阅读答案中国古代书院作为一种教学载体及教育制度
- 阅读答案风华正茂 崔立
- 阅读答案与叶嘉莹①的对话
- 阅读答案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
- 阅读答案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
- 阅读答案幸福倒计时
- 阅读答案阳 关 雪 余秋雨
- 阅读答案阅读 即 享 受 岳洪治
- 阅读答案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 阅读答案惹祸的大衣 李显
- 阅读答案中庸与净化
- 阅读答案舞蹈的生命 王善让
- 阅读答案好莱坞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电影
- 阅读答案兽国黄昏 【美】艾伯特·马尔兹
- 阅读答案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 阅读答案古渡头 叶紫
- 阅读答案莫言访谈录 《南方周末》记者
- 阅读答案病毒不同于其他所有生物,它不是由细胞组成的
- 阅读答案橘 子 [日]芥川龙之介
- 阅读答案“我爸是李刚”与衙内政治学
- 阅读答案网络“国风”的历史时刻
- 阅读答案请求支援 周海亮
- 阅读答案严复及其教育救国论
- 阅读答案酒有酒令,众所周知。但若说到茶令
- 阅读答案一株斜柳 温海宇
- 阅读答案大家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
- 阅读答案茶花女柳依依
- 阅读答案“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
- 阅读答案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
- 阅读答案 书
- 阅读答案在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中,秩序并不是一种随意达成的状态
- 阅读答案戴车匠 汪曾祺
C.刘德威占据济州后,皇帝让刘德威任意调遣黄河以南的兵马,借以施展刘德威的抱负,但恰逢刘德威的母亲去世而作罢。
D.唐朝法律条文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要减三等处罚,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要减五等处罚,而唐太宗时期法律则刚好相反,出现了“宁失不经”的局面。
7. 把#from 阅读答案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德威自拔归朝,高祖亲劳问之,兼陈贼中虚实及晋、绛诸部利害。(5分)
(2)太宗尝问之曰:“近刑网稍密,其过安在?”(5分)
答案
4、C 判:授予官职
5、A“淮左”江淮东部,“淮右”就是江淮西部。古人看地图与我们今天的看地图的方式相反,“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6、D(唐太宗时法律严苛,与之前相对宽松的法律刚好相反,“宁失不经”的局面并未实现。)
7、(1)刘德威逃回朝廷,唐高祖亲自慰劳问候他,刘德威同时又陈述敌人部署的情况以及晋、绛等部的利害关系。(自拔,1分;劳,1分;陈,1分;句意2分)
(2)太宗曾经询问他说:“近来法律微严格,它的过错在哪里呢?”(尝,1分;密,1分;宾语前置,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刘德威,是徐州彭城人。德威身姿魁梧、伟岸,以有才干有谋略而著称。大业末年,跟从左光禄大夫裴仁基在淮左讨伐贼人,亲手斩杀敌人的头领李青珪。后来和裴仁基一同归顺李密,李密向来听过他的名字,给他军队,让他在怀州镇守。
武德元年,李密和王世充作战失败后归附朝廷,刘德威也率领部队跟随李密归附朝廷。唐高祖嘉奖他,授予左武侯将军的头衔,封为滕县公。等到刘武周南侵,下诏书让刘德威带领军队迎击他们,又授予并州总管府司马的官职。不久,裴寂在介州战败,齐王李元吉丢弃并州回到朝中,留下刘德威管理府中事情。李元吉才走,刘武周就到城下,百姓相继投靠刘武周。刘武周抓获刘德威,让他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招抚百姓。德威逃回朝廷,唐高祖亲自慰劳问候他,刘德威同时又陈述敌人部署的情况以及晋、绛等部的利害关系,高祖都嘉奖并接纳了他。改任彭城县公。不久,升任检校大理少卿。跟从唐高祖擒拿建德,平定王世充,都有功劳,转任刑部侍郎,加任散骑常侍,把平寿县主嫁给他。
贞观初年,历任大理、太仆二卿,加授金紫光禄大夫。不久外调担任绵州刺史,因为廉洁、公平而著称,百姓为他立碑。不久升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贞观十一年,又授予大理卿的官职。太宗曾经询问他说:“近来法律略微严格,它的过错在哪里呢?”德威上奏说:“确实在于皇上,不在于臣子。人主喜好宽松,法律就宽松,喜好严格,法律就严格。法律条文中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减三等入罪,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减五等入罪。如今现状却和法律条文相反,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不受责罚,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获大罪。官吏各自怜爱自己,争相执行严格的法律的原因不是有命令使他们这样的,是他们害怕被治罪而导致的。陛下只需舍弃严格的法律条文,‘宁失不经’就又在今天实行了。”太宗认为这很正确。几年后,刘德威升迁担任刑部尚书,兼任校雍州别驾。贞观十七年,到濮州,听说李佑杀害长史权万纪,刘德威进入占据济州,斩杀了李佑,派遣使者让皇帝知道这件事。皇帝下令让德威任意调遣黄河以南的兵马,来施展抱负,恰逢刘德威母亲去世而作罢。贞观十八年,起任遂州刺史,三次升迁至同州刺史。
永徽三年死去,71岁。赠与礼部尚书、幽州都督的名号,谥号襄,在献陵陪葬。
按Ctrl+D键将文章加入收藏夹
看过本文的网友还看过:
- 阅读答案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
-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 阅读答案
- 阅读答案__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大业末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
- 阅读答案__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