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答案 曾繁仁:中西古今对话谈美育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各題。
曾繁仁:中西古今对话谈美育
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格。诚如席勒所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据此看来,美育在教育活动中具有指路星的功用,无论是灌输科技知识还是宣讲道德准则,都应该贯穿审美的观点。科学旨在寻真,道德旨在持善,二者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二元,不过具有对立的性质,审美能有效地将两种不同趋向统一在一起,自然而然地要求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所以黑格尔曾表示深信,“真与善只有在美中间才能水乳交融”。
令人欣悦的是,我国政府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肯定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迫切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共识。曾繁仁先生所著的《美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适应时势的要求,以理服人,值得一读。
讨论美育这类基础性质的理论问题,必须在时间维度上会通古今,在空间维度上融合中西。我国学术史具有优良的传统,一方面讲求会通于古,适变于今,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便是典范;另一方面能够不断吸收异域的营养,改良和壮大自身,因此而有儒、道互补乃至与佛学的合流。近代以来的学术主流是中西的对话和融通。《美育十五讲》继承了这一传统,展现了作者宏阔的视野和坦荡的胸襟。该书对美育的研究,上溯于我国的先秦时期的“中和论”和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和谐论”,列举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美育观点,述评中既勾勒了美育观念的差异与流变,又揭示了其中的同一和发展,而旨归于促进当代美育的繁荣。
当代学术史、论分家的现象较为严重,史学研究着重于“照着讲”,基础理论的研究着重于“接着讲”,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颇为不易。但《美育十五讲》纵横捭阖,将历时性的陈述与共时性的议论熔于一炉。纵览全书的结构,前七讲主要阐述美育的基本理论,逐层分析美育的性质和作为一个学科的特性,美育的特殊作用、特殊地位、特殊手段,以及它于个体心理的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之改善的重要意义。接着以六讲的篇幅阐述美育观念的历史沿革,分别阐述了西方与我国古往今来的美育思想和实践。最后两讲考察当代美育的实然与应然,正好为前述史、论内容水到渠成的落实。这种宏观上的安排布局颇具匠心。立论以史为基则不虚,述史以论为归故不盲。
无论是我国先秦还是古希腊,都有大哲人推崇中庸之德或中道之法,其前提是兼容并包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观念,其要旨在于执两而用中。《美育十五讲》以美育为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健康审美力和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矫正了我国现代以来较为普遍的认为美育即艺术教育的观点,继承和延展了席勒倡导美育的初衷;由此出发,美育对于人格培养的综合性功能和在各科教育中的中介功能便自然而然地得以凸显;它对于营造人类与环境的和谐也无疑具有促进作用;如此等等,在逻辑上都顺理成章。当然,关于美育存在很多对立观念,古典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精英与大众等各有不同的取向。本书持论不走偏锋,既珍视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又正视后现代文化的新近转向,继承中有扬弃,批判中有吸取,聚焦于培养和造就“生活的艺术家”﹣﹣这正是美育的基本宗旨。
(胡家祥) 光明网﹣《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1月11日 19 版)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
A.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格。据席勒所说看来,美育在教育活动中具有指路星的功用。
B.审美的观点应该贯穿于灌输科技知识与宣讲道德准则之中。科学旨在寻真,道德旨在持善,二者具有对立的性质,审美能有效地将两种不同趋向统一在一起。
C.黑格尔深信,“真与善只有在美中间才能水乳交融”,所以审美能将科学与道德的融合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
D.我国政府1999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但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对肯定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形成共识。
(2)对本文中“《美育十五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
A.《美育十五讲》纵横捭阖,将历时性的陈述与共时性的议论熔于一炉,但并没有解决史学研究着重于“照着讲”,基础理论的研究着重于“接着讲”的问题。
B.《美育十五讲》前七讲主要阐述美育的基本理论,逐层分析美育的性质和作为一个学科的特性,最重要的是它阐述了它于个体心理的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之改善的意义。
#from 现代文阅读答案 曾繁仁:中西古今对话谈美育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
C.《美育十五讲》以六讲的篇幅阐述美育观念的历史沿革,总述了西方与我国古往今来的美育思想和实践、美育的特殊作用、特殊地位、特殊手段,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D.《美育十五讲》立论以史为基则不虚,述史以论为归故不盲,最后两讲为前述史、论内容水到渠成的落实,可以说,其宏观上的安排布局颇具匠心。
(3)根据全文内容,以下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我国先秦和古希腊都有大哲人推崇中庸之德或中道之法,以兼容并包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观念为前提,其要旨在于执两而用中。
B.《美育十五讲》以美育为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健康审美力和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矫正了我国现代以来所有数学者认为美育即艺术教育的观点。
C.美育对于人格培养的综合性功能和在各科教育中的中介功能在曾繁仁的著作中得以凸显出来,这对促进营造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具有一定的作用。
D.《美育十五讲》既珍视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又正视后现代文化的新近转向,继承中有扬弃,批判中有吸取,体现了美育的基本宗旨。
【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解答】(1)C 因果倒置,对应的原文为第一段“审美能有效地将两种不同趋向统一在一起,自然而然地要求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所以黑格尔曾表示深信,‘真与善只有在美中间才能水乳交融’”.
(2)D A.“但并没有解决史学研究着重于‘照着讲’,基础理论的研究着重于‘接着讲’的问题”错,对应的原文为第四段“史学研究着重于“照着讲”,基础理论的研究着重于“接着讲”,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颇为不易.但《美育十五讲》纵横捭阖,将历时性的陈述与共时性的议论熔于一炉”,应是较好地解决了史学研究着重于“照着讲”,基础理论的研究着重于“接着讲”的问题. B.“最重要的是它阐述了它于个体心理的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之改善的意义”错,对应的原文为第四段“前七讲主要阐述美育的基本理论,逐层分析美育的性质和作为一个学科的特性,美育的特殊作用、特殊地位、特殊手段,以及它于个体心理的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之改善的重要意义”,但是并不等于“最重要的是它阐述了它于个体心理的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之改善的意义.” C.“总述”错,原文为第四段“分别阐述了西方与我国古往今来的美育思想和实践”; “美育的特殊作用、特殊地位、特殊手段”为前七讲的内容;
(3)B “所有数学者认为美育即艺术教育的观点”错,对应的原文为文中最后第一段“矫正了我国现代以来较为普遍的认为美育即艺术教育的观点”,不是“所有数学者”.
答案:
(1)C
(2)D
(3)B
小编推荐现代文阅读答案:
- 现代文阅读答案 鉴 赏 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
- 现代文阅读答案 陈泥鳅 汪曾祺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在中国戏曲史上,有不少人将戏曲作为文学作品,
- 现代文阅读答案 留牛渡 张份杰 今夜天气很好,无风无雨,黑暗被满天星光冲淡。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发现引力波:整个宇宙都在颤动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不仅包括中国境内现存的文化,也包括曾在中国境内的文化、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中国的侠文化历史悠长,“侠”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战国时韩非子的《五蠹》
- 现代文阅读答案 程十发:飞扬与落寞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
- 现代文阅读答案 留得清气满乾坤 冯骥才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水墨画作为中国绘画中一个独特的品类,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流行语折射多元文化心态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
相关热门:
- 实用类文本阅读 二胡演奏家闵惠芬 琴音一曲余韵长 曹玲娟
- 现代文阅读答案 鉴 赏 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 文言文阅读 李籓,字叔翰,其先赵州人。籓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
- 实用类文本阅读 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 张国宁
- 现代文阅读答案 陈泥鳅 汪曾祺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
- 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在中国戏曲史上,有不少人将戏曲作为文学作品,
- 实用类文本阅读 天真大师金岳霖 1926年赵元任邀请金岳霖接任他为学生开设的逻辑课
- 现代文阅读答案 留牛渡 张份杰 今夜天气很好,无风无雨,黑暗被满天星光冲淡。
按Ctrl+D键将文章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