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道德主义这一提法,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 阅读答案
新道德主义这一提法,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区分知识与道德领域。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不管旧儒家还是新儒家,虽然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与变异,但在本质上,都未能区分开知识与道德,甚至坚决反对这种区分。这就是中国传统道德主义的核心纲领:知行合一。即统一知识与道德。
中国哲学始终强调的是知行合一与体用不二,知识、理性、理论总要紧紧围绕现实来做文章,并形成了中国实用理性传统。由于这种传统,直到今天人们仍未自觉意识到康德区分思维与存在的伟大启蒙作用,包括中国当代第一流的思想家们,都希望用中国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来批判康德。他们都认为康德割裂了天人合一这一道德宇宙论的哲学核心。而从根本上暴露的是,这些新旧儒者不能容忍区分知识与道德,即不能让道德脱离经验世界,变成先验的存在。
那么,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在经验世界中的具体的“行”是怎样的呢?表面上孔子与康德一样,都提出“道德高于知识”,但是“孔子虽毕生抬举道德,高扬人的伦理主体性,但由于他只是在经验世界中进行这种活动,所以他标举的道德价值,仍是不够崇高,不够‘道德’的”。把道德与实用挂靠起来,以某种经验范式作道德标准,就必然会鼓励各种冒牌伪劣产品涌现,产生伪君子和假道学。因此,与儒家伦理理想总建立在某种“模范”或“典型”上完全相反,康德认为,由榜样而求道德,恰是加于道德的致命伤。
从功利、知识角度探寻道德,事实上总是为恶披上道德外衣。道德的世俗标准,也会扼杀道德的真实源泉,为不道德、伪道德大开方便之门。知行不仅不能统一,合乎道德,而且越有知识,就会伪装得越隐蔽,危害也越大。于是,知识成为伪道德的根源。所以俗谚谓: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所以章太炎先生说:“农人于道德为最高”,“知识愈进,……则离道德也愈远。”毛泽东先生甚至讲手上脚上沾着牛屎的农民也比知识分子干净,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看到了知识与道德的分裂与背道而驰。
基于以上反思与觉悟,新道德主义者就必须在区分知识与道德的基础上提倡“道德高于知识”,由此看来,不建立起超验的道德本体,不下大气力培养中国人性对纯洁道德理念的信仰,不把知识与道德隔绝开来,而想重建中国道德文化,恐怕仍然只会是对传统文化的再次非理性的利用和盲目开垦,最终仍不会在人们心中树起道德的原则。
(选自《一个新道德主义者的思想手记》,有删减)
1.下列对于道德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道德主义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前者能区分知识与道德领域,而后者的核心纲领是知行合一。
B.康德区分思维与存在的哲学思想对新道德主义者产生了启蒙作用,促使他们区分知识与道德。
新道德主义这一提法,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 阅读答案 新道德主义这一提法,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 阅读答案
C.新道德主义者与传统道德主义者对道德的看法从本质上讲是有相同之处的,他们都提出了“道德高于知识”的观点。
D.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不与经验世界相脱离,不让道德变成先验的存在,而新道德主义则与之相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今天人们还不能自觉意识到康德区分思维与存在的伟大启蒙作用,是因为中国的实用理性传统。
B.毛泽东先生讲手上脚上沾着牛屎的农民也比知识分子干净,可见道德大旗是擎在劳动人民手中的。
C.孔子虽然提出了“道德高于知识”,但由于他所讲的“道德”脱离不了经验世界,所以他标举的道德价值,仍是不够道德的。
新道德主义这一提法,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 阅读答案 文章新道德主义这一提法,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 阅读答案 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1430099449076.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D.如不能区分知识与道德,而从功利、知识角度探寻道德,那就是为恶披上道德外衣,为不道德、伪道德大开方便之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高于知识的成立,是建立在区分知识与道德两大领域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道德,知识是知识。
B.道德与实用是不能联系起来的,若以某种经验范式作道德标准,就必然会鼓励各种冒牌伪劣产品涌现,产生伪君子和假道学。
C.“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仗义”与“负心”的两相对照,说明知行不能统一,知识与道德是分裂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D.只要下大气力培养中国人性对纯洁道德理念的信仰,把知识与道德隔绝开来,就能最终在人们心中树起道德的原则。
答案
1.C(“新道德主义者与传统道德主义者对道德的看法从本质上讲是有相同之处的”错)
新道德主义这一提法,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 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
2.B(“毛泽东先生讲手上脚上沾着牛屎的农民也比知识分子干净”是为了证明“知识成为伪道德的根源”“知识与道德分裂”甚至“背道而驰”)
3.D(“只要……就……”表示的是充分条件关系,原文分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
阅读答案:
- 梁漱溟:胡同里走出的“中国的脊梁” 阅读答案
- 防空识别区 阅读答案
-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 阅读答案
- 中国的眼睛 萨 苏 阅读答案
- 坦然看生活 阅读答案
- 婉约江南 阅读答案
- 诗 人 的 孤 寂 阅读答案
- 沉 默 的 子 弹 周 海 亮 阅读答案
- 城市化就是人口集中到城市居住,这似乎已成为常识 阅读答案
- 宋凡平死后的第四天,一个上了年纪的农民拉着一辆破旧的板车, 阅读答案
- 序曲 韩少华 阅读答案
- 中庸与净化 阅读答案
- 壶 碎 阅读答案
- 中国医学有着诸多独特性质,其中之一是与乡土社会的关系,阅读答案
- 艺术想象与变态心理 阅读答案
- “谣”这十字的本义是歌唱而无乐器伴随 阅读答案
- 方月饼 阅读答案
- 9月23日,“全球新媒体与社会公益峰会-北京论坛 阅读答案
-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 阅读答案
- 高 手 阅读答案
- 金就是金属,包括铜、铁等。这里是指用铜、阅读答案
- 走 眼 王伟锋 阅读答案
- 中国古代星宿 阅读答案
- 真实是历史剧的品格 毛佩琦 阅读答案
- 榕树的美髯 秦牧 阅读答案
- ①文学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机智灵动或犀利明快或繁复华丽的语言与此相关, 阅读答案
- 多疑症 埃德·华莱斯(美) 阅读答案
- 面 壁 敦 煌 阅读答案
- 没有身份证的大国治理 阅读答案
- 窗中戏剧 (德)伊尔泽·爱辛格尔 阅读答案
- 中国科学家研发出“隐身衣” 阅读答案
- 一根绳子 [印度]塞素·BSR·夏马逖 阅读答案
- “年度流行语”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阅读答案
- 预 感 滕刚 阅读答案
- 心系水电 志在江河 阅读答案
- 近年来,“大数据”成为了最火爆的概念。所谓“大数据”,阅读答案
- “精神贵族”钱钟书 阅读答案
- 国殇高处葬,梅庭寓此身 阅读答案
- 新西兰红鱼的故事 阅读答案
- “风”“雅”以后有李杜 阅读答案
- 李白心灵里的故乡 阅读答案
- 唐代的山水诗,和以二谢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 阅读答案
- 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阅读答案
- 退役军犬黄狐 阅读答案
- 大地记忆 阅读答案
- 再谈肖邦 阅读答案
- 我第一次进入滇南勐腊坝的时候,恍如进入一个梦境。 阅读答案
- 清粥 阅读答案
- 文人画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文人)所画的画, 阅读答案
- 网络世界不是乌托邦 阅读答案
相关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答案 “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持续高速的增长。
- 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持续高速的增长
-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断 桥 蒋 寒 接连两场暴雨,上百年的古桥,被山洪毁了。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三块钱国币(节选)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天 嚣 赵长天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我要写出潜伏在河流下面的东西 ——著名作家高建群访谈录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