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人 的 孤 寂 阅读答案
诗 人 的 孤 寂
朱 光 潜
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也有时不可互相渗透。在可互相渗透时,就可以默然相喻;在不可渗透时,隔着一层肉就如隔着一层壁。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都是隔着星宿住的。
比如眼前这一朵花,你我所见的完全相同么?你我所嗅的完全相同么?你我所联想的又完全相同么?你觉得香的我固然也觉得香,你觉得和谐的我固然也觉得和谐,但是香的、和谐的,都有许多浓淡深浅的程度差别,毫厘之差往往谬以千里。一般人较量分寸而不暇剖析毫厘,以为这无关宏旨,但是古代寓言不曾明白地告诉我们,压死骆驼的就是最后一茎干草么?
凡是情绪和思致,愈粗浅,愈平凡,就愈容易渗透;愈微妙,愈不寻常,就愈不容易渗透。一般人所谓“知解’都限于粗浅的皮相,而浓淡深浅上的毫厘差别是无法可以从这个心灵渗透到那个心灵里去的。在粗浅的境界我们都是兄弟,在微妙的境界我们都是秦越。曲愈高,和愈寡,这是心灵沟通的公例。
诗人所以异于常人者在感觉锐敏。常人的心灵好比顽石,受强烈震撼才生颤动;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常人所忽视的毫厘差别对于诗人却是奇思幻想的根源。一点沫水便是大自然的返影,一阵螺壳的啸声便是大海潮汐的回响。在眼球一流转或是肌肤一蠕动中,诗人能窥透幸福者和不幸运者的心曲。他与全人类和大自然的脉搏一齐起伏震颤,然而他终于是人间最孤寂者。
诗人有意要“孤芳自赏”么?他看见常人不经见的景致不曾把它描绘出来么?他感到常人不经见的情调不曾把它抒写出来么?他心中本有若饥若渴的热望,要天下人都能同他在一块地赞叹感泣。可是,在心灵探险的途程上,诗人不得不独自踯躅了。
一般人在心目中,这位独自踯躅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诗人布朗宁在《当代人的观感》一首诗里写过一幅很有趣的画像。一位穿着黑色大衣的人天天牵着一条老狗在不是散步的时候在街上踱来踱去,到处探头探脑。他真是一个怪人!——诗人的当代人这样想。一般人对于诗人的了解就是如此。
一般人不也把读诗看作一种时髦的消遣么?伦敦、纽约的街头不也摆满着皮面金装的诗集,让老太婆和摩登小姐买作礼物么?群众所叫好的都是前一代的诗人,或是模仿前一代诗人的诗人。他们的音调都已在耳鼓里震得滥熟,如果有人换一个音调,他就不免“对牛弹琴”了。“诗人”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的意义是“创作者”。凡真正诗人都必定避开已经踏烂的路去另开新境,他不仅要特创一种新风格来表现一种新情趣,还要在群众中创出一种新趣味来欣赏他的作品。但是这事谈何容易? “千秋万岁名”往往是“寂寞身后事”。诗人能在这不可知的后世寻得安慰么?汤姆生在《论雪莱》一文里骂得好:“后世人!后世人跑到罗马去溅大泪珠,去在济慈的墓石上刻好听的殊语,但是海深的眼泪也不能把枯骨润回生!”
11.下列关于“曲愈高,和愈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对事物之间的差异刻画越精微,他的知音就越少。
B.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格调越高昂,他所得到的赞同就越少。
C.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修养越高,他引发的共鸣就越少。
D.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达出的观点越是独特,他获得的认同也就越少。
诗 人 的 孤 寂 阅读答案 文章诗 人 的 孤 寂 阅读答案 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1430096730509.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12.根据原文的内容,对“诗人的孤寂”的表现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就是创造者,真正的诗人不能因循守旧,要在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不断创新。
B.诗人不想孤芳自赏,他把所见所感写出来就是渴望同别人交流,但是他是失败的。
C.常人对诗人的观察只限于日常行为等外在方面,得出的结论是诗人的行为古怪。
D.人们购买诗人的印刷精美的诗集,只是为了赶时髦,扮高雅,并不是真正欣赏诗人。
1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最后一茎干草压死骆驼的典故告诉我们,事物的质变总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的。
B.作者引用庄子和惠子的对话,意在告诉我们,绝无隔阂的心灵沟通是不可能的。
C.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是因为他较常人在感觉上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
D.除主观因素之外,导致诗人孤寂的客观原因是常人感觉迟钝,心灵麻木,思维定势。
答案
阅读答案:
- 沉 默 的 子 弹 周 海 亮 阅读答案
- 城市化就是人口集中到城市居住,这似乎已成为常识 阅读答案
- 宋凡平死后的第四天,一个上了年纪的农民拉着一辆破旧的板车, 阅读答案
- 序曲 韩少华 阅读答案
- 中庸与净化 阅读答案
- 壶 碎 阅读答案
- 中国医学有着诸多独特性质,其中之一是与乡土社会的关系,阅读答案
- 艺术想象与变态心理 阅读答案
- “谣”这十字的本义是歌唱而无乐器伴随 阅读答案
- 方月饼 阅读答案
- 9月23日,“全球新媒体与社会公益峰会-北京论坛 阅读答案
-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 阅读答案
- 高 手 阅读答案
- 金就是金属,包括铜、铁等。这里是指用铜、阅读答案
- 走 眼 王伟锋 阅读答案
- 中国古代星宿 阅读答案
- 真实是历史剧的品格 毛佩琦 阅读答案
- 榕树的美髯 秦牧 阅读答案
- ①文学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机智灵动或犀利明快或繁复华丽的语言与此相关, 阅读答案
- 多疑症 埃德·华莱斯(美) 阅读答案
- 面 壁 敦 煌 阅读答案
- 没有身份证的大国治理 阅读答案
- 窗中戏剧 (德)伊尔泽·爱辛格尔 阅读答案
- 中国科学家研发出“隐身衣” 阅读答案
- 一根绳子 [印度]塞素·BSR·夏马逖 阅读答案
- “年度流行语”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阅读答案
- 预 感 滕刚 阅读答案
- 心系水电 志在江河 阅读答案
- 近年来,“大数据”成为了最火爆的概念。所谓“大数据”,阅读答案
- “精神贵族”钱钟书 阅读答案
- 国殇高处葬,梅庭寓此身 阅读答案
- 新西兰红鱼的故事 阅读答案
- “风”“雅”以后有李杜 阅读答案
- 李白心灵里的故乡 阅读答案
- 唐代的山水诗,和以二谢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 阅读答案
- 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阅读答案
- 退役军犬黄狐 阅读答案
- 大地记忆 阅读答案
- 再谈肖邦 阅读答案
- 我第一次进入滇南勐腊坝的时候,恍如进入一个梦境。 阅读答案
- 清粥 阅读答案
- 文人画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文人)所画的画, 阅读答案
- 网络世界不是乌托邦 阅读答案
- 与一只狐狸的博弈 阅读答案
-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阅读答案
- 高觉新是觉民弟兄所称为“大哥”的人。他和觉民、 阅读答案
- 褚橙的昭示 阅读答案
- 苏州大学教授、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罗时进 阅读答案
-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阅读答案
- 中国航天事业先行者赵九章 阅读答案
相关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答案 “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持续高速的增长。
- 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持续高速的增长
-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断 桥 蒋 寒 接连两场暴雨,上百年的古桥,被山洪毁了。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三块钱国币(节选)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天 嚣 赵长天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我要写出潜伏在河流下面的东西 ——著名作家高建群访谈录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