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高处葬,梅庭寓此身 阅读答案
国殇高处葬,梅庭寓此身
——追怀于右任
1949年11月29日,于右任被迫飞往台湾。飞机呼啸上天的一刹那,大陆便在于右任难以割舍的目光里,定格成一个美丽凄婉、遥不可及的背景,永远也不得亲近了。
于右任来台后婉拒了蒋介石给他准备的花园洋房,住进了一所普通公寓——“梅庭”。这是他长年避暑之地,更是避寿、避官说之地。他过寿时,成千上万的人来祝贺,他不胜其扰,过年也是。身为“监察院长”的于右任经常遭遇各种请托之人,居此亦是为避官说。今日“梅庭”是于右任在台生活唯一留存的居所。
1879年4月11日,于右任出生于陕西三原县,原名伯循,一字诱人,后因有感于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欺凌践踏,遂取谐音“右任”为名。“任”从“衽”字而来,“披发左衽”系受异族统治的象征,而“右衽”则暗含不愿臣服屈辱之志。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于右任致信巡抚要其刺杀慈禧,他出版了诗集《半哭半笑楼诗草》,对清朝末世嬉笑怒骂,极尽冷嘲热讽。遭通缉后流亡上海,得震旦学院院长马相伯庇护,入震旦公学,加入光复会。翌年,与马相伯共同创办复旦公学,于右任建议校名取“复旦”二字,有不忘震旦及复兴中华之意,复旦公学即复旦大学前身。1922年,他创办上海大学,任校长。中国很多小学、中学、大学的创立也都跟他有关系。
1906年11月13日,于右任与孙逸仙于东京会晤,加入同盟会。1907年,他在上海首创《神州日报》。1909年3月,又创《民呼日报》,因抨击时政入狱,后获释。同年8月20日再创办第三份报纸《民吁日报》,因揭发日本暴行而被查封,并再度入狱。1910年9月,愈挫愈勇的他又创《民立报》,《民立报》社是同盟会总部的联络、指挥机构,为民主革命立下汗马功劳。这些都是民国最早期的报纸,而其办报理念原则及经营管理等,“足以光照(中国)整个百年报业史”。
于右任一生写诗、词1200多首。其内容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安危为念,极少花前月下之音,断无无病呻吟之句,诗品之高,无人企及。1945年10月,国共两党谈判,于右任设宴招待毛泽东,席间两位纵论诗词。于右任由衷赞叹说:“毛先生真乃千古奇才一代伟人啊,特别是《沁园春·雪》结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可谓神来之笔,读后直让人感奋不已!”毛泽东称赞于右任说:“当年右公所写《天净沙》结尾‘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更发人深思啊!”言毕,二人抚掌大笑。
他精于笔法而以稚拙简漫出之,尤于唐代怀素的小草千字文用功甚勤,造诣甚深,于宽博潇洒中别具神韵,世人称为“于草”,笔走龙蛇,大气磅礴,雄健雅致兼而有之。作品之多,当代无双。求墨宝者众,他从不计较高低贵贱,对清贫之士更分文不取。其《标准草书千字文》风行一时,他也不取一文稿酬。很多人假借其大名,卖字求生,于右任特意关照副官:“不要以我‘院长’的名义去为难他们。”一代文豪林语堂曾评价说:“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
现在其书法作品飙升到天价,但历任要职50多载的于右任,生活节俭,别无长物。去世后留下的保险箱里只有一张为儿子出国读书向别人借钱的借据,果真是一介“落落乾坤大布衣”。
于右任生性豪爽,遇到借钱者,从来都是慷慨解囊,平时也好客,也接济一些比他更穷的人。仅拿公务员的薪水,所有办公费、机密费一概不受的于右任每到月未,生活便捉襟见肘,有时还要靠借贷度日。他却说:“穷,是我的光荣。”
国殇高处葬,梅庭寓此身 阅读答案国殇高处葬,梅庭寓此身 阅读答案
于右任厚承中华传统文化,他常说“静能藏神,躁则消神”。其健身方法也是中华传统的“八段锦”。他每天下午练习一遍,对养生和书法都十分有益。
每当有人问及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幅字画,笑而不言。那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副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如意。
1962年1月12日,预感来日无多的于右任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1月22日,于右任又怆然而记:“葬我于台北近处高山之上亦可,但山要最高者。”1月24日,于右任一气呵成写下了那首令人荡气回肠、一咏三叹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思亲思乡,声声如杜鹃啼血。两年后,于右任带着对故乡的不舍与依恋抱憾离世,享年86岁。
遵从于右任遗愿,其安葬地设在台北最高处的观音山巅。在这里,于右任面朝西北,可以永远眺望着自己朝思暮想的故乡。而融于溪光山色间的“梅庭”,花木扶疏,正在向世人娓娓诉说着已然飘逝的如烟往事。
注:①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出自“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八九”代指不如意事,“一二”代指如意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国殇高处葬,梅庭寓此身 阅读答案文章国殇高处葬,梅庭寓此身 阅读答案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1430093429214.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A.于右任婉拒蒋介石为他准备的花园洋房,可以看出他生性淡泊、不慕富贵,也委婉表达了他和蒋的政见不合。
B.本文讲述于右任在多个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同时突出其内在精神品质,为我们再现了一个可敬可叹的长者、名士形象。
C.1962年,86岁高龄的于右任在日记中写下《望大陆》一诗,一咏三叹,其情悲切,似乎已经预感到有生之年无法回到大陆。
D.客厅的一副对联体现出了于右任简单素朴的生存哲学:不因强求完美而被欲望窒息了心智。从中可见其对中华传统文化参悟之深。
E.本文语言工整严谨,多处引用传主的话和其他人的评价,大致以时间为序展开,记叙了于右任饱经沧桑、成就卓然的一生。
(2)于右任哪些可贵品质令人感叹?请简要概括。(6分)
(3)于右任一生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
(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A.“和蒋的政见不合”于文无据。C.“86岁”错,应为“84岁”,是两年后86岁去世。“在日记中”也并不明确。E.说本文语言“工整严谨”不甚妥,另“一生”不完全正确,从1879-1900的21年并未涉及。)
(2)①正直清廉。身为监察院院长,不受请托;仅拿公务员的薪水,身居要职却清贫度日。②淡泊名利,宽仁好施。躲避别人为其祝寿,不取稿酬,贫者求字分文不取;别人冒其名卖字求生,他反倒关照副官不要为难他们;慷慨借钱给别人,自己借贷也还接济更穷之人。③爱国情深,志于振兴中华。改名为“右任”,不愿臣服屈辱于侵者;追随孙中山,一生奉“天下为公”为座右铭,创办“复旦”取复兴中华之意。④敢于反抗,愈挫愈勇。致信巡抚要其刺杀慈禧,写很多反对清朝的诗;办报被查封,两度入狱却不畏惧,继续办下去。⑤眷恋故乡,至死不忘。作《望大陆》一咏三叹,交代死后也要葬在高处,遥望故乡。(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3)①政治上:辛亥革命元勋。是较早期的同盟会成员,为民主革命立下汗马功劳,是元老级人物。②报业先驱。创办民国最早期的报纸,其办报理念原则及经营管理等,足以光照(中国)整个百年报业史。③教育上:教育大家。与马相伯共同创办复旦大学前身——复旦公学,创办上海大学,中国很多小学、中学、大学的创立也都跟他有关系,他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重要奠基人之一。④诗词上:诗词大家。诗作颇丰,有1200多首,其内容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安危为念,品格极高,曾得毛泽东高度赞赏。⑤书法上:书法大家。创“于草”造诣深厚,作品之多,当代无双,求墨宝者众,其《标准草书千字文》风行一时。(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略
阅读答案 :
- 李白心灵里的故乡 阅读答案
- 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阅读答案
- 我第一次进入滇南勐腊坝的时候,恍如进入一个梦境。 阅读答案
- 网络世界不是乌托邦 阅读答案
- 高觉新是觉民弟兄所称为“大哥”的人。他和觉民、 阅读答案
- 母亲带来的福气 阅读答案
- 女航天员要面对哪些挑战 阅读答案
-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阅读答案
- “穿越小说”:一场由网络写作狂欢 阅读答案
-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 阅读答案
- 小公务员之死 (俄)契·诃夫 阅读答案
- 不见大雁 阅读答案
- 苦雨 (有删改) 周作人 阅读答案
- 花园里的独角兽 (美)詹姆斯·萨伯 阅读答案
- 一个老兵的签名 樊碧贞 阅读答案
- ①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 阅读答案
-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 阅读答案
- 爱书之人范用 阅读答案
- 好莱坞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电影 阅读答案
- 钱玄同:真的猛士阅读答案
- 《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阅读答案
-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吴植、魏梦佳) 阅读答案
- 传统与时代精神 阅读答案
- 同车人的啜泣 阅读答案
- 唐诗四季(节选) 阅读答案
- 遍地黄金 阅读答案
- 雪域青稞 次旦多吉 阅读答案
- 太阳系诞生过程比想像的要丰富“从目前天文学家 阅读答案
- 微尘远,山花近 秦锦屏 阅读答案
- 罗曼·罗兰 徐志摩 阅读答案
-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 阅读答案
-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 阅读答案
- 儒者可与守成论 苏轼 阅读答案
-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阅读答案
-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 阅读答案
-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阅读答案
-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阅读答案
-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阅读答案
-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阅读答案
- 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初为射士, 阅读答案
- 费聚,字子英,五河人。父德兴,以材勇为游徼卒。阅读答案
- 《按时看日出的人》阅读答案
- 柏林墙的碎片》阅读答案
- 《波兹曼的诅咒》阅读答案
- 《血的故事》阅读答案
- 怀念萧珊》阅读答案
- 《滋润》阅读答案
- 《严冬,荒野,松柏》阅读答案
- 《沉默的品质》阅读答案
- 《光阴》阅读答案
相关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答案 “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持续高速的增长。
- 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持续高速的增长
-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断 桥 蒋 寒 接连两场暴雨,上百年的古桥,被山洪毁了。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三块钱国币(节选)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天 嚣 赵长天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我要写出潜伏在河流下面的东西 ——著名作家高建群访谈录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