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 阅读答案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林立的“现代化”。但是,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比也要短得多。
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太破旧了”,非拆不可。
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或是把皖南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
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多“闪光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统的营造体系受到破坏,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农村里尚有遗存,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在很多城市,一些衡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拆除与否的依据。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种思路左右了我们城市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者所说的“闪光点”的是
A.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完美的古代建筑。这些建筑和苏州的建筑基本一致。
B.“百年的砖千年的土”,看似极“土”的房屋却极具稳固性和长久保存性,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脉络。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 阅读答案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 阅读答案
C.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效果却优于现代的下水道技术。
D.中国很多城市的一些衡道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我们长期处于落后地位而迫切希望追赶上西方,又看不到自己传统建筑文化的优点,导致我们在今天的城市建设中,过度追求“高楼林立”。
B.古代社会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使得整个明代建筑的形式和规模体现出无城乡差别的特点。
C.中国建筑文明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而是由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构成的,认识到这一点,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意义。
D.城市要具有竞争力,就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而这在当代中国城市中,已然不可能了。
7.根据原文,分析我们该如何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5分)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 阅读答案 文章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 阅读答案 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1430090138958.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答案
5.D
6.A
7.(1)摒弃一味求新,追赶发达国家的心态。(2)旧城改造时,拆迁与否以其历史文化价值作为依据。(3)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体现文化的差异性,弘扬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
解析:5.题干考查“不属于作者”表达的内容,A项的“非常完美”,B项的“古建筑的脉络”,C项的“效果却优于”都属于闪光点,只有D项,是一般记述历史痕迹,错误。
【思路点拨】在作答“不属于”这一类题时,一般情况,四个选项表述都是正确的,但是,有一项不属于题干要求的范围。考生要弄清所问的词语的表述范围,不能纠结于选项是否转述错误。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6.B项“整个”“规模”错,原文“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并没有提及整个和规模;C项原文区间在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二行,原文“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是在说明大众生活的根基性作用,不等于说它构成了中国建筑文明;D项“已然不可能”错,从全文来看,作者在倡导保护我国城市的传统文明,即差异性能力,进而,保护城市的独特魅力,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思路点拨】作答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习题,主要观察选项在转述作者观点时,是否转述准确。考生阅读对比是,一定要做到“字斟句酌”,逐字对照。命题者的命题方式一般有张冠李戴、信息时空错位、转述过于绝对、以点代面等等。考生熟练掌握,容易选出答案。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 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
7.造成我国城市传统丢失的原因有: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太破旧了”,非拆不可。这两点造成传统文化丢失,而在答本题时,纠正错误观点即可。而在文章后半部分,作者倡导要保持个城市的文化差异性,可见这也是保护城市传统的一部分
【思路点拨】理解文章内容,概括作者观点,首先要梳理好全文结构。一般而言,论述性文本一般涉及问题的起因,过程,结果,作者用哪些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提倡什么、否定什么,在这些追问中,很容易得出答案。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阅读答案:
- 有墙薜荔 朱以撤 阅读答案
- 翻译的初义,原是不同语言之间的对译, 阅读答案
- 茶马古道:维系欧亚大陆通道的必要古道形态 阅读答案
- 窗棂上挂串红辣椒 王长元 阅读答案
- 人生价值 (台湾)贾馥茗 阅读答案
- 小公务员之死 (俄)契·诃夫 阅读答案
- 秋红 聂兰锋 阅读答案
- 偶遇 【德】安妮特·库恩 阅读答案
- 开小差 【美】斯坦贝克 阅读答案
- 会唱歌的门铃 阅读答案
- 不见大雁 阅读答案
-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 阅读答案
- 理解巴金 阅读答案
- 牛虻就义① (爱尔兰)伏尼契 阅读答案
- “怪人”龚自珍 陈益 阅读答案
- 让真诚给心灵环保 阅读答案
- 大理石鸽子 [丹麦]凯尔德·阿贝尔 阅读答案
- 她永远只有6岁 陈墨 阅读答案
- ①当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越来越依赖于视觉。 阅读答案
- 苦雨 (有删改) 周作人 阅读答案
- 花园里的独角兽 (美)詹姆斯·萨伯 阅读答案
- 大凡动物都有自己的发声方式,不管声高声低,悦耳恶耳, 阅读答案
- 一个老兵的签名 樊碧贞 阅读答案
- 礼的文化意义 阅读答案
- 天 火 阿来 阅读答案
- 平安:道家文化的核心精神 阅读答案
- 在这里不要叫我妈妈 阅读答案
- 否定与超越是真文学的两面 阅读答案
- 赝 品 姜铁军 阅读答案
- ①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 阅读答案
- 慎独”最初是儒家的重要概念,意思是, 阅读答案
- ①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讲到,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 阅读答案
- 同车人的啜泣 木 心 阅读答案
-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 阅读答案
- 城市人的压力 [英]克瑞斯·罗斯 阅读答案
- 爱书之人范用 阅读答案
- 好莱坞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电影 阅读答案
- “知本家”还是“资本家” 阅读答案
- “艺术默契”与京剧的伴奏 阅读答案
- 品 质 (英)约翰·高尔斯华绥 阅读答案
- 创造与模仿 阅读答案
- 栗子·立子 阅读答案
- 钱玄同:真的猛士阅读答案
- 机器人医生的未来 阅读答案
- 提到当代的人文学术出版,人们对商务印书馆的 阅读答案
- 诗人叶赛宁曾说过:“找到家园 阅读答案
- ——题记 阅读答案
-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阅读答案
- 微时代里的微表达 阅读答案
- 《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阅读答案
相关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答案 “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持续高速的增长。
- 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持续高速的增长
-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断 桥 蒋 寒 接连两场暴雨,上百年的古桥,被山洪毁了。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三块钱国币(节选)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天 嚣 赵长天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
- 现代文阅读答案 我要写出潜伏在河流下面的东西 ——著名作家高建群访谈录
- 现代文阅读答案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 现代文阅读答案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